作家专栏陈安仪的笔下人生

曾任电视节目企划制作,亦是资深媒体记者。2002年发起「台湾母乳协会」。2005年开始笔耕生涯,出版「分数之外的选择」、「窝心~父母最想知道的亲子聊天术」、「让孩子爱上阅读」等书。「陈安仪的笔下人生」部落格目前点阅路已破2千万人。常任谈话性节目来宾、专栏作者。并创立「妈妈play亲子烘焙聚会」,及「陈安仪多元作文」

天涯彼端的亲情

发表时间:2016-03-02 点阅:4300

过年,弟弟回台,一家团聚闲话家常。

 

父亲提到当年在国外唸书、工作时,与母亲长年分居两地,不胜唏嘘。

 

讲到「留守家庭」,我并不陌生。小时候,我父亲是中科院军职的研究人员。当年,拿公费出国留学,在学成归国之前,家眷(我与母亲)是不能出国的。我父母这一代的「留守家庭」,比现代留守家庭更加辛苦------他们不但没有网路可以视讯,昂贵的长途电话也打不起。

 

每一个礼拜只有一天,妈妈会抱着我,在固定时间守在电话旁边等待铃响,深怕错过那通经由接线小姐转过来的国际电话。除了那珍贵的几分钟,父亲与母亲之间的爱情,就只能靠著一张张的手写信笺,装在浅蓝色的航空信封里,轻飘飘的飞在空中,风筝似的看得周遭亲友胆战心惊。

 

事实上,确实也有许多人,就这样跟家人断了线,在西洋繁华世界里,选择了背叛与逃离。父亲唸了两年硕士,回来生下我。我九个月大时他再度出国继续念博士,直到我五岁。

 

这当中,我没见过有体温、有触感的父亲,只知道相片中有个瘦瘦高高、梳着西装头的男人,妈妈说他是我爸爸。不过,我总是可以收到爸爸寄回来令人羨慕的西洋玩具、写满英文字的精装图画书,上面有着爸爸端端正正的国字,把一句句的英文仔仔细细的翻译成中文。

 

偶尔,他也会在扉页写上:「小安安,好好认真读书写字,长大做个有用的人。」

 

还记得我五岁第一次到机场去,大老远兴奋地对着闸门里走出来的男人喊「爸爸」,妈妈摇头笑骂我:「叫错人了啦!」

 

当那个只有在照片里看过的「爸爸」一把抱起我,我看着陌生的他,心中只想着:这个人的骨头梗着我的屁股,好不舒服呀!

爸爸回来时,带了好几本又大又厚的相本,里面满满贴著妈妈寄给他的、我的照片。

爬行的我、学会走路的我、坐在马桶上的我、哭泣的我、嬉笑的我.......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随性的蓝色字迹-----那是母亲写给父亲,关于我的一切。

爸爸就靠著这些照片,参与我儿时的成长。

等到他唸完了书,回到中科院工作,因为研究计划的关系,仍然常常奉派出国:

有时半年,有时一年,我与母亲同样无法随行。

 

所以,我印象中的母亲总是很独立:

她一个人拿着爸爸在美国省吃俭用省下来的美金去买地、买房子;

她一个人大著肚子、牵着我,坐在卡车的副驾座位带领工人搬家。

她一个人去医院生小孩。

她一个人背着发高烧的我去医院。

台风天,我们母女俩躲在棉被里,听着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瑟瑟发抖;

三更半夜,她抱着半睡半醒的我一起看「步步惊魂」、「檀岛警骑」。

现在回想起来,结婚30年,母亲大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一个人度过的。

 

她一个人要照顾年长的父母、幼小的儿女,以及担心身在远方的丈夫;「留守家庭」的压力、孤单、寂寞,「假性单亲妈妈」的辛苦操劳,绝非现在的我所能够想像。

 

而父亲呢?在国外工作的压力、难耐的寂寞、思乡的心酸.......即便他现在娓娓道来时云淡风轻,但是当我想到一个男人,新婚之际便要离开妻女只身在外六年,当中只能回来一次,不但要在花花世界中守身如玉、杜绝诱惑,还要简朴度日、铢积寸累,单薄的利用信件与电话穿越大半个地球跟另一半保持沟通,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错失我幼时成长的父亲,难怪对我百般疼爱,几乎将所有工作之余的时间,都花在我的身上。我们家很幸运,我12岁之后,父亲的工作不再需要不停的出国访查,家庭渐趋稳定。不过,据近期「天下杂志」报导,台湾目前已有超过百万的留守家庭,随着工作迁徙,另一半必须西进、南进打拼。

 

外出的人很辛苦,留下来的人也不容易,经常得孤单地撑起一个家庭。「留守家庭」是台湾的现况,因此,近期看到一支关于分隔两地的夫妻相处情况的纪录片,影片内容讲述爸爸在越南工作,妈妈和孩子在香港生活,一家人为了生活及生存必须两地分离。

 

本来应该朝夕相处的一家人,如今却成了牛郎织女,令我忆起童年时的母亲,为之鼻酸。在此希望透过这部公益纪录片,为社会现象发声,提醒社会大众,更关心单亲「留守家庭」的社会议题。

 

YouTube连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M8TqzxA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