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专栏吴东龙的东京大人味观察

以设计为核心,学习、观察、书写、出版与从事设计工作。 2006年起于华文地区出版《设计东京》系列,现为作家、书籍编辑、视觉设计师与专业讲师,亦从事展览、书系与讲堂规划等工作,更参与广播「建筑美乐地/遇见设计」单元录制,于台 · 港 · 中参与讲座及主持活动逾百场。文字、设计作品见于两岸三地媒体与出版。近期出版《100?东京大人味发见》。

雪梨|百年历史建筑里的商业跃动

发表时间:2020-05-15 点阅:1415

已有128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The Strand Arcade〉位在中央商业区CBD,1892年开幕时以当时伦敦最著名的街道来命名,由英国建筑家John Spencer所设计,并以高规格来打造,更号称是将澳洲天气纳入考量的第一栋维多利亚风格建筑;为减少日晒的影响而将部分饰玻璃以彩绘,形成这栋光线明亮丰富的三层楼拱廊购物空间,其走道与建筑结构都有铸铁的植物雕花栏杆相当精美,地面则有丰富色彩拼贴的瓷砖地板。

 

 

照明上在当时还采用一半瓦斯一半电力供应的灯光系统,若注意观察,每层楼的灯饰皆不相同的造型与姿态,且在楼层之间的设计上大量使用了雪松木材,一旁更有两台当时最新的液压电梯,其木头的电梯外观和三扇电梯门片也十分经典,蔚为一大特色,也吸引我特别进去体验一番(对,就是很大的老电梯,升降速度颇慢但运转无虞)。这座三层楼的挑高空间以现今来看或许不算宽敞,但仍具宏伟气势,在启用后也被誉为最好的公共街道,更是历经战争与祝融的百年文化遗产。

 

 

至今〈The Strand Arcade〉仍作为商场用途,有时尚、珠宝、茶店、咖啡店、餐厅、生活用品与澳洲最早的巧克力店〈HAIGH’S〉与核果店〈The Nuts shop〉等,地下有影音、3有楼上还有男子理容院〈MEN’S BIZ〉等共71间。而每间店招牌都异中求同,但都典雅富质感。有趣的是招牌上的品牌LOGO几乎皆以文字为主,其中像是一楼的〈Aesop〉正是如此,它在这间面积不大的店铺空间里,在视觉上表现了极具张力与吸睛的设计,让我留下深刻印象。

 

 

这间店由Aesop与March Studio的Rodney Eggleston共同设计,设计的灵感来自于白色小圆磁砖以及现场有摆放的两件陶瓷制品:一为India Mahdavi设计的白色象棋凳,另一则是艺术家Jaime Hayon设计的Funghi M Table Lamp台灯,这样的质材风格也延伸到柜台台面与整面小圆磁砖墙,表现出现代与俐落,而长久就融入生活中的圆润材质在这个老空间里展现新意,也毫不违和。

 

 

 

另一区块是商品陈列墙面。其以展现流线曲面的白雪花石膏墙、清凉的湖水绿色天花与罗列排开的棕色瓶身,无论在颜色、线条和材质,都让商品本身就是最具视觉焦点的吸睛作品,更在小空间里发挥了充满张力的与深度的设计。

 

 

The Strand Arcade

https://www.strandarcade.com.au/

The Strand Arcade, 412-414 George Street, Sydney NSW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