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史坦贝克代表作《愤怒的葡萄》:农民出逃潮,加州天堂路
发表时间:2024-05-24 点阅:1453《愤怒的葡萄》出版于1939年4月,是史坦贝克家喻户晓的代表作。上市第一年就创下销售40万本的佳绩,至今累积销量已经超过1400万本。《纽约时报》对它评价极高,称之为「一部波澜壮阔的美国小说」。此书赢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立兹小说奖」,也是史坦贝克1962年获颁「诺贝尔文学奖」的主因之一。
这是一部社会纪实小说,故事描述乔德一家十二口在旱灾、银行和农业机械化的夹击下,无助地失去了世代居住的农场。他们离开奥克拉荷马州前往加州,期望能在那里找到工作,展开新生活。一路上,他们发现到处都是打算去加州讨生活的人和车。当乔德他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加州后,等待他们的却是当地人的歧视、农场主的剥削、警察的暴力相向和政府的漠视,但他们不屈不挠,永远相信前方有光。
加州作家Frank Taylor曾写道:「虽然这本书是虚构小说,许多人却接受它是事实。」这是因为,它确实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年(1930年代)加州流浪工人的悲惨处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涌入加州?加州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旱灾、农业机械化、经济大萧条,逼出老实作田人的出逃潮
美国打从1917年正式参战之后,经济的火车头便以高速档向前冲去,全国上下莫不卯起来生产供应战争所需的物资。工厂忙生产武器、炸药、机械零件,制服布料;农夫忙生产粮食、棉花等等,但战争打完,大量需求消失,供给过剩,工厂倒的倒,裁员的裁员;农夫也是作物价格大跌,赔钱赔得苦哈哈。只是,工厂和农场却是两样情。工厂制造业在1922年景气回春,生产汽车卖得吓吓叫。农场却是每况愈下,屋漏偏逢连夜雨,尤其是北美大平原的农家。
农家的悲惨处境,大致可说是这四个因素集合起来的业力引爆──天不下雨,地力耗尽,机械来乱,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列出来大家比较好记忆,但没办法拆开逐一说,必须混在一起说:一战后农产品价格差,农家为了打平开销,或者为了赚钱还银行贷款,转而努力开垦更多土地,连不太适合耕作的土地也拿来用,造成土壤水分与养分的流失。许多农家追求农业机械化,但机械化的问题是,一方面机具很贵,农家必须贷款来买,因而背上了债务,一方面使用机具更容易造成土壤水分流失。
对农家最致命的一击应该算是天不下雨。北美大平原在1930年代断断续续经历了四次大旱。降雨太少,加上高温、大风、前述种种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得当地开始出现严重的沙尘暴,受创最深的范围大致涵盖肯萨斯州西部、科罗拉多州东南部、奥克拉荷马州狭长地带、德州北部、和新墨西哥州东北部,这里就是著名的Dust Bowl(形容风沙刮起来,整个地区像一个巨大的「沙碗」)。
干旱、沙尘暴和土壤贫瘠加总在一起,农夫收成惨兮兮,外加经济大萧条,导致作物价格一跌再跌。农家还不起钱,落得失去土地的下场。更惨的是,他们连留在原地当别人农工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土地的新主人(往往是银行或大地主)都采用机械化耕作,不太需要工人。于是乎,这些失去家园的人成了流民,只能离乡背景,往加州讨生活去了。
《愤怒的葡萄》一开场的干旱与沙尘暴,描写的就是北美大平原农家的辛酸日常。银行如何赶走农家,拖拉机如何取代了农夫,也都在书中有动人的刻划。
为什么大家都要去加州?
整个1930年代,干旱尘暴区有超过30万人口涌向加州,他们全都梦想在加州开始新人生。美国这么大,为什么大家都要去加州?
首先,因为加州气候温和,适合各式各样的作物生长,所以有很多采收工作可做,而且不同作物有着不同的采收季,所以工人可以做采收工的时间很长。其次,不论是口耳相传或广告传单,都把加州形容成像天堂一般,吸引人前往。
再来呢,就是这条最重要的高速公路:US Highway 66。这条高速公路从芝加哥直通洛杉矶,全长超过3200公里,成了流民涌向加州的康庄大道。之前提过,美国制造业在1922年回春,汽车工业尤其如此。流水式生产线的出现,让汽车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1920年一辆福特T型车售价260元美金,是一般劳工家庭也能负担得起的售价。汽车赋予了美国大众长途移动的能力与自由,也成了日后流民涌向加州的基本条件。
加州:本就不是天堂,流民涌入更成人间炼狱
1920年代时,加州土地还相当便宜,农业才刚开始发展,那时候搬来的人确实尝到了甜头;到了1930年代,加州已经成为农业重镇,生产了全美超过一半的甜橙、葡萄、核桃、萝卜和莴苣,土地多半掌握在大型的商业农场手中,这些农场经常大面积栽培单一作物,高度仰赖流浪工人来采收,在大批白人流民涌入加州之前,采收工多半是墨西哥或菲律宾裔担任。他们像免洗筷一样便宜好用,而且可以用完就丢(采收季时出现,结束之后就默默飘走)。其实,加州大型商业农场本就建筑在剥削采收工人之上,只是这样的劳资关系已行之有年,一直无人闻问。
1930年代,干旱尘暴区的流民涌入,使剥削情况更加恶化。当1个采收工作可能有3-10个工人来抢,业主便有了筹码,肆无忌惮地调降工资。穷途末路的流民不得不接受连温饱都成了问题的工资,抢走原本墨西哥和菲律宾裔的采收工作。1930年前,流浪工人只有2成是白人,到了1936年,白人占比已经增加到85%。
不只如此,流民还造成了当地的社会问题。他们挤爆了原本就因经济大萧条而负担沉重的公共资源,例如医疗、教育、居住和社会救助等。有些农场提供工人破旧的工寮住,但更多连工作都找不到的流民却是住在路边的干沟里或大农场旁的空地上。这里卫生条件差,逢雨就淹,有时连干净的饮用水也难以取得。各种疾病在此横行,像是伤寒、天花、结核病、疟疾、肺炎。许多流民就在饥饿与疾病的夹击下丧生。
精神上,干旱尘暴区的流民也普遍遭到当地居民的歧视与霸凌,被冠上「奥克佬」的污名,与「无知」、「未受教育」、「不老实」、「怪异」划上了等号。由于贫穷加上必须配合采收季节迁徙,他们的孩子往往难以就学,真能上学的孩子也常因为衣衫破烂或口音奇特,而受到当地孩童的嘲笑和霸凌。
《愤怒的葡萄》引关切、二战开打创就业
史坦贝克将加州流浪工人的悲惨处境揭露在全国人民眼前。1936年10月,《旧金山新闻报》刊登了他以〈流浪采收工〉为题的一系列报导,引发社会譁然。1939年出版的《愤怒的葡萄》,更将加州的流浪工人议题血淋淋地呈现世人眼前。当时的第一夫人爱莲娜.罗斯福读了此书深受震撼,亲自前往加州视察流民处境,证实史坦贝克书中所描述的「一点都不夸张」。此书也促成国会举办听证会,讨论农场工人的薪资规范等议题。
随着二战逐渐逼近,大众对劳工问题的关注也逐渐转向战争,改革的脚步又慢了下来。然而,二战期间,许多流民受征召上了战场,留下来的则在造船厂或兵工厂找到了工作。流离失所的流民终于在加州落地生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