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记得你是谁,而不是你拥有什么成就!

发表时间:2020-08-27 点阅:2046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Vasily Koloda on Unsplash

 

记得你是谁(畅销15万册纪念版):哈佛的最后一堂课》一书指出,哈佛商学院有个悠久传统,教授在最后一堂课讲述自己的故事,作为送给学生的结业礼。或许是趣闻轶事,或许是感人故事;或许是某段精采的人生历练,或许是回顾挑战、成就与过失;或许是轻松自在地侃侃而谈,或许是捏著小抄词不达意。但总不脱一贯的主题—身为领导人应当如何创造更美好的优质生活。

 

一句话的分量

 

哈佛商学院企管研究所资深讲师寇夫曼 (Stephen P. Kaufman) ,曾在一家制造公司工作,当他刚担任业务部总裁时,注意到公司有两个营业所相隔不过数百英里。他不了解为什么一个城市要设两个营业所,于是去请教业务部副总裁。

 

没想到,两星期后,我看到布告栏贴了张业务部副总裁发布的备忘录,宣布公司已经关闭堪萨斯城营业所,三位业务员也都离职,只有一位转调圣路易市。当时我真是傻眼了—我以为我只不过问了个问题而已。于是我撕下备忘录,走回办公室找我的秘书。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把堪萨斯城营业所给关了?」

 

「业务副总说你叫他的关的啊!他以为你问这个问题的意思,就是想关掉这家营业所。」

 

寇夫曼这时候才领悟到,自己的职位,到底有什么意义。过去,他的工作和所学到的事都告诉他,如何当一位领导者、担任部门总裁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但却没有人跟他说,虽然他还是一样的人,但地位已经不同,同事看他、对待他说的话,也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即使是很简单问题,也会被别人当成命令。

 

他接着反问祕书:「假设我今天打算多花点时间吃顿午饭,出门的时候随口对妳说:『不知道我办公室的墙壁漆成绿色好不好看?』结果会怎样?」

 

他的祕书笑着说:「两个钟头以后你一回到办公室,就会看见墙壁已经漆成绿色,油漆工正准备把掉在地上的抹布捡起来哩。」

 

换了位置的确要换脑袋:更懂得体察、沟通

 

当你还是普通员工时,你很习惯阶层组织的分工方式,吞下难以入口的飞机食物,不断设法讨好上司;一旦变成高阶主管,尤其是担任某个部门或公司的总裁,妙事就会上门:你变成组织的核心,享受优渥的福利,例如拥有个人助理、公务座车、头等机位,也不必处理扰人的杂务,例如修理自己的电脑,因为你身边围绕着一群拼了老命也要让你每天过得称心如意的员工。

 

当周遭每个人都卑躬屈膝地只把你想听的话告诉你,你就很难认清公司面临了哪些问题,也会忘记资浅的低阶员工内心的感受,不再接触每天必须负责处理基层业务、面对公司大小问题的部属。你好像裹在一颗茧里头,不去检讨自己的地位和头衔所衍生的效应,不经过大脑判断就听信他人之言。当这些状况一一浮现时,公司内部的问题恐怕要比办公室的墙壁被漆成绿色严重多了。

 

从员工升任主管,改变的不只是身分,连平常受到的待遇也会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走出自己的办公室

 

寇夫曼从这个经验中学到,成为杰出的领导者,除了要坚持做人做事的原则,不要为自己受到的礼遇而动摇,最重要的是要倾听别人的意见。不要忘了体察下意,再三确认,你的意思和他理解的意思ㄧ致吗?有没有不同的想法?你说的、你问的问题,是否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记得你是谁:哈佛学院的最后一堂课(15万册纪念版)》分享了15位教授的人生故事,其实都在告诉这些即将结业的天之骄子,不论你将来的位置有多高,事业多有成就,都别忘记自己的价值理念,面对抉择,务必忠于它、守住它——记得你是谁。

 

本文摘录自《记得你是谁:哈佛的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