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股灾,却不是自杀率最高的一年?

发表时间:2020-12-13 点阅:2203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Chris Liverani on Unsplash

 

有关股市泡沫的叙事,是关于刺激和冒险,以及关于相对富有的人买卖证券的故事。此叙事容易受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驱动。因为这些叙事受心理因素驱动,也和股票价格与大众的信心有关。但股市与总体经济不同。因此,制造和维系股市泡沫的叙事构成一个不同的叙事群组,有不同的路径和感染源。

 

崩盘叙事诞生

 

1929年10月28日美股暴跌,10月29日继续暴跌但跌幅略为缩窄,英文crash一词迅速被用来描述此次股市跌势(一般译为崩盘或崩跌),并与随后发生的大萧条变得密切相关。Crash(猛烈碰撞)使人联想到鲁莽或醉酒的司机,或有人开跑车疯狂飙车,而崩盘叙事则往往暗示,股市崩盘之前经历了一段异常强劲的上涨期,期间人们疯狂乐观,甚至出现了不顾后果和不道德的行为。崩盘叙事讲述股市暴涨之后发生恐怖的崩盘事件,揭露人类的愚行,至今仍是许多人记忆犹新的叙事。

 

并不令人意外的是,1920年代的投机风气与一项先进科技产品有关,那就是Trans-Lux行情显示器。新闻媒体1925年首度提到该产品,随后它普遍出现于证券公司、俱乐部和酒吧中。这种行情显示器刚好出现在大众对股市相当兴奋的时期。它显示股市最新交易情况,萤幕大到足以让许多人同时看到那些资讯。观看这种显示器展示的资讯就像在看电影,又或者像看着如今常见的大型平面电视。一群人可以聚在一个Trans-Lux显示器旁边,这助长了股市故事的流传。美联社在1928年一篇报导指出,这种显示器带来了「疯狂交易」:

 

这刺激了成千上万人的投机胃口,并制造出许多新投机客;看着自己持有的股票出现在显示器上,价格节节上涨而且成交活跃,因此产生的兴奋感有如赛马迷看到自己押注的马在最后直路上一马当先,直奔终点。

 

这种叙事持续流行,有助解释大众在随后数十年乃至今天一直非常重视新闻媒体不断展示的主要股价指数。人们普遍认为股市是经济活力的一个基本指标。

 

崩盘:投机过度与绝望之间的断裂点

 

1929年股市崩盘不宜视为一两天的事,虽然流行叙事通常暗示它就是一两天的事。1929年10月28~29日的崩跌使标准普尔综合指数下滑21%,仅为接下来几年总跌幅的一小部分,而且股市在1929年10月30日就收复了一半的失地。整体而言,标准普尔综合指数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从1929年9月7日的收盘高点下跌了86%,在1932年6月1日触及底部。人们最常谈论的是1929年10月的单日跌势,但意义重大得多的其实是股市随后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不规则但无情的下跌。

 

而1929年美股触顶之前,股市危险的证据已经出现,但这些证据是有争议的,未能提供确定的结论。股市本益比偏高可能代表股市下跌的风险较高,但这不像那种预测数小时后危险风暴将至的专业天气预报。多数人会认真看待这种风暴警报。但在1929年,很多人没有认真看待高本益比传达的警告。股市崩盘之后,当中许多人想必还记得这些警告,并质疑自己为何忽视这些警告。

 

 

如图16.1显示,股市崩盘叙事1929年暴红,至今仍流行,但主要是出现在书籍中而非报纸上。即使在今天,股市崩盘通常仍是指1929年那一次,而崩盘叙事似乎在1926年就已经开始流传,比1929年股市真的崩盘早几年,但当时不受重视。

 

报纸方面,崩盘叙事曾有两波快速的流行,每次都在一年内达到顶峰,意味着叙事的短期感染力非常强。第一波流行主要发生在1929年,那年10月28日道琼工业指数创下12.8%的单日最大跌幅纪录,第二天进一步下跌。第二波流行始于1987年10月19日,道琼工业指数当天暴跌22.6%(几乎是1929年10月28日跌幅的两倍,但低于1929年10月的两天累计跌幅)。

 

除了1987年那一次,美股自1929年以来,没有任何一次股价波动被普遍称为崩盘。为什么呢?正如我们所见,报纸非常重视纪录(理论上是因为读者重视),而1987年那次暴跌是1929年之后唯一创下单日跌幅纪录的一次。

 

从民间传说看来,股市叙事流行在1929年产生了极强的感染力。我们知道,1987年10月19日之前的一段日子里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涉及新闻媒体和投资人的故事使人想起1929年股市崩盘,并放大了该故事。

 

1929 年的自杀叙事

 

1929年10月28~29日的股市崩盘是另一次闪光灯记忆事件,可能比1987年那一次更强烈。1929年的闪光灯记忆,某程度上被与股市崩盘有关的死亡故事放大了。那一年流传很多商人自杀的故事。

 

有人质疑究竟是股市崩盘真的导致那些人自杀,抑或媒体写手意识到,将自杀归咎于经济环境可以引起读者更大的反应。在他1955出版的畅销书《1929年大崩盘》(The Great Crash, 1929)中,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表示,1929年股市崩盘之后,自杀的人其实并未大幅增加。但是,当年真的出现了很多关于这种自杀的叙事,光是1929年11月,ProQuest新闻与报纸资料库中就有28篇这种报导。

 

1929年股市崩盘时的死亡叙事,因为许多破产自杀的故事而增强。根据这些故事,股市崩盘导致许多人经济上破产,因此没有理由活下去。股市崩盘两个月后,《路易维尔信使报》(Louisville Courier-Journal)上的一篇文章恳求道:

 

请不要开枪自杀!

 

我很惊讶地看到一些人50岁自杀的新闻。股市崩盘摧毁了他们,但那只是经济上而已。

 

难道他们失去了之前替他们赚钱的头脑了吗?

 

图16.1中的1987年崩盘叙事流行,看起来远比1929年那一次盛大。1987年那一波流行,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人们对1929年的记忆。1987年也有人将一些自杀事件归咎于股市崩盘,但这些故事看来没有形成长期记忆,因为它们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叙事,而1987年之后也没有出现增强叙事的经济萧条故事。1987年时美国的保证金要求为50%,1929年时则没有这种规定;这意味着在美国,因为1987年股市崩盘而破产的人,比因为1929年股市崩盘而破产的人少得多。

 

股市崩盘叙事当前的意义

 

虽然1929年股市崩盘已经过去很久了,1930年代的时代精神如今也已大致消逝,但美国可能再度发生股市崩盘的感觉仍挥之不去。这个继续流传的经济叙事是1929年留下的持久遗产,很可能会放大荣景期结束时的股市和信心跌幅。此外,任何人只要意识到有些人会以这个叙事作为思考框架,他们就可能预期其他人将展现这种放大股市和信心跌幅的反应。

 

我在2019年撰写本章时,股市崩盘叙事不具感染力,但它仍是大众思想的一部分,可能会因为叙事突变或经济环境改变而重新流行起来。

 

政策制定者或许可以从房地产泡沫叙事和股市崩盘叙事中吸取以下教训:经济逼近转折点时,放眼新闻标题和统计数据以外的事物,加以分析,或许能得到真正的价值。我们不应忽略这种可能:某些故事有所突变之后重新流行起来,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重要的影响。过去的故事和传说是下一次荣景或崩盘的剧本。

 

►本文摘录自《故事经济学:比数字更有感染力 驱动和改写经济事件的耳语、疯传、脑补、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