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对手,是无限赛局不可或缺的进步动能

发表时间:2021-01-22 点阅:2163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Moises Alex on Unsplash

 

每次听到他的名字,我都坐立难安。有人称赞他,我就会很忌妒。我知道他是好人,我也很敬佩他的工作。我们做同样的工作,都在写书和发表对世界的看法。虽然很多人都在做这件事,但我就是想赢过他。我会定期去看畅销榜,看我的书卖得怎样,然后跟他的排名比。如果我的排行比较前面,我会露出得意的笑容,如果他的名次比较前面,我就会烦恼不已。

 

有一次,我们受邀一起接受采访,采访者请我们互相介绍彼此。我看看观众,再回头看看他,我说:「你让我非常没安全感,因为你所有的优点都是我的缺点。你可以把我做得很辛苦的事情做得很好。」观众笑了。他看着我,也回答:「我也有这种不安全感。」

 

那一刻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那么爱跟这个人竞争,因为他会让我想起自己不擅长的事。与其把精力用在克服自己的弱点,不如把精神放在怎么打败他。这就是竞争的道理,对吧?问题是,谁领先谁落后,都是可以随意设定的标准。而且,这场竞赛没有终点线,我陷入了有限思维陷阱。他不是竞争者,他是我「可敬的对手」。

 

对多数人来说,获胜的概念已经深植我们的思考模式,所以每当场上出现其他玩家,我们都会自动采取「我们」对抗「他们」的态度。但如果我们是无限赛局中的玩家,就不该再把其他玩家视为要击败的竞争者,而是可以帮助自己进步的对手。

 

可敬的对手是另一名值得比较的玩家。可能在业内或其他产业,可能是我们的死对头,有时是合作伙伴或同事。无论是谁,只要他们做的比我们更好,可能是做出更优秀的产品、管理更出色,或有更清晰的使命。我们不用欣赏他们的一切,也不用同意他们的观点,甚至不用喜欢他们。我们只需承认他们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能力。想一直留在赛局中,这是绝对必要的。

 

从1970到1980年代,艾芙特(Chris Evert Lloyd)和娜拉提洛娃(Martina Navratilova)是女子网坛的两位霸主。尽管她们在球场上各自都想求胜,但她们对彼此的尊重让她们都成为更强的选手。娜拉提洛娃让艾芙特不得不改变球风,不能再靠底线防守,必须加强进攻。这就是可敬的对手的力量,他们以别人很难做到的方式鞭策我们,我们自己的教练可能也做不到。

 

思维上的转变,会大大影响我们决策和安排资源的优先顺序。传统竞争思维让我们追求获胜,可敬的对手则启发我们追求改进。前者让我们关注结果,后者则让我们专注在过程。专注于过程与不断改进,也有助于发现新能力、让组织更有韧性。反之,过分专注于击败对手,久了不仅会疲乏,还会扼杀创新。

 

至于我「可敬的对手」,在我学会改变思维后,我不再比较书的排名。我的思维从不安全感转成合作,我们甚至成为挚友。事实证明,大家原来可以买不只一本书!无限思维拥抱丰盛,有限思维则强调资源稀缺。在无限赛局,追求「第一」毫无意义,多位玩家可以同时出色。

 

►本文摘录自《无限赛局:翻转思维框架 突破胜负盲点 赢得你想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