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台湾电子产业化危机为转机

发表时间:2021-02-22 点阅:2915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Christian Wiediger on Unsplash

 

善用美中科技冷战,实力大进

 

美中科技大战第一回合,台商左右逢源,战果丰硕,不过中国科技厂积极抢夺台商的客户、中国半导体产业重整再出发、海思等IC龙头的成长力道强劲,加上对台湾人才与技术的抢夺,都是台湾不能忽视的重要挑战。

 

已过去的2020年,是个灾难频传的年度,势必成为人类历史上关键转折的一年。从2020年初开始的COVID-19肺炎大传染导致全球封城,对经济已造成无可弥补的冲击,更对全球政治及经贸关系带来深远影响;其次,则是美中从贸易战衍生出新一轮的高科技冷战,全球两大强权(G2)的对抗,对高科技发展及产业竞争也引发更多的变数及挑战。

 

到底2020年的COVID-19疫情及美中科技战这两大冲击对台湾的影响为何?从结果来看,这两个巨大的变数,其实对台湾电子业来说反而都是有利的。

 

订单满载,台湾对美出口连创新高

 

简单分析疫情带来的改变,虽然人们出国旅游、贸易往来很不方便,但全世界都宅在家上班、上课,却造成各种笔电、网通、伺服器、游戏机等产品意外热卖,在宅经济持续发威下,台湾电子业订单源源不绝,许多公司因祸得福,营收、获利都创新高。

 

至于美中科技战带来的影响更关键,美国先是逼迫许多企业将生产线移出中国,限制许多中国制造的网通产品不能够外销美国,不少台商因此回台投资设厂,许多资金、人才回流台湾,让三十年来深受资金外流之苦的台湾重获生机。

 

其次,由于美国禁止中资企业如华为、中芯的采购与输出,也让中国大规模启动「去美化」行动,并积极投资半导体产业,期望能在2025年建立产业自主化,不过,如今看来中国这个目标并不容易达成,也让原本许多台商供应链先行受惠,其中具关键地位的半导体厂商得利最多。

 

根据经济部最新统计数字,2020年10月外销订单为515.9亿美元,创历年单月新高,而且已经「连八红」,也是2020年二度站上500亿美元大关,主要受惠于iPhone 12、PS5等热门消费电子新品陆续上市及远距需求产品热络等因素。其中,接单金额最高的是资讯通信产品,达170.3亿美元,排名第二的是电子产品,达152.1亿美元,两者皆创历年新高。

 

此外,包括财政部与经济部也预估,美中贸易战来到新高峰,但也为台美贸易创造前所未有的佳绩。台湾对美出口值不仅在过去两年连续创新高,2020年更已三度刷新单月出口最佳纪录,随着电子产品出口旺季到来,2020年对美出口有望达到480亿美元,再创第三年的新高峰。

 

不过,尽管台湾科技电子业受惠于美中科技冷战,但在企业接单及外销都不断创下新高时,也应该注意接下来可能产生的几个变数。尤其资讯电子(ICT)业及半导体产业都将遭遇各自不同的挑战,也值得在此文章中做更深入的探讨。

 

「台商撤退、陆商前进」成为具体趋势

 

首先,对国内资通讯电子业者来说,美中科技战的对峙,已经对经营代工及白牌生意的公司带来巨大变数,除了制造基地必须从中国转移出来,分散至其他国家的投资将带来许多经营层面的新挑战外,中国因为反击美国各种制裁行动,如今掀起许多报复及施压行动,也让许多企业CEO面临新考验。

 

例如2020年以来,国内多家重要资通讯大厂都有处分资产的措施,包括纬创以138亿元将昆山智慧手机厂卖给立讯、和硕并购旗下机壳厂铠胜-KY,还有可成以419亿元将泰州金属机壳厂卖给蓝思科技,背后的原因很值得分析探讨。

 

观察纬创、和硕及可成3家厂商的行动,归纳起来都和苹果有关。其中,纬创与立讯的交易,立讯以买厂带订单方式,直接取得苹果手机代工业务。至于和硕并铠胜-KY,目的也是希望合并后做更有效的资源整合,积极争取苹果订单。

 

至于可成卖给蓝思的金属机壳厂,卖价高达新台币419亿元,也创了近年来两岸企业并购的最高金额。可成与蓝思的交易,一样是连同苹果iPhone机壳业务一起卖掉,泰州厂业务占可成2019年营收的4成,一家年营收超过900亿元的公司做如此大胆决策,也显示可成董事长洪水树已经看到未来的新挑战。

 

事实上,这3家公司的交易案都和苹果息息相关,除了苹果订单是兵家必争之地外,最后都演变成「台商撤退、陆商前进」的局面,更代表中国企业面对美中科技战时,对于中国本地制造的主导决心更加强烈,同时政府及民间也频频对苹果施压,要求让中国企业承包苹果在大陆的订单,否则会对苹果在中国的销售进行抵制,就像美国打压华为一样。

 

过去苹果订单一直是台湾代工厂的囊中物,台商也因此建立在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庞大帝国,从鸿海、广达、纬创、和硕、仁宝到英业达,打造成台湾电子业的半壁江山,不过,如今台商好日子已进入尾声,最低的水果已经被摘完,面对陆商崛起,台商必须让出更多中国制造的大饼,这恐怕已是既定的事实,未来台商要如何在其他国家重建制造基地,如何再往上转型升级,显然都是无法回避的考验。

 

同时,在美中对抗的大环境中,中国政府强力支持本地企业发展的决心,未来不管是立讯或蓝思,都很可能一跃而为规模更大的世界级企业,并与台湾电子业竞争抗衡,未来必然会有更多企业要像可成的洪水树一样,及早进行资源重整及策略转型的工作。

 

中国半导体产业整理后重新出发

 

其次,对于台湾另一个关键的半导体产业来说,美中科技战虽然暂时还未带来巨大冲击,有很多企业还得利于「去美化」而订单大增,其中台积电、联电为首的晶圆代工产业因技术领先及产能不足而受惠最多,另外联发科、日月光等IC设计及封测业者也跟着订单大增。不过,在这些利多因素汇聚下,仍然不能忽略中国积极投资半导体产业可能带来的长期冲击与影响。

 

先看中国在半导体产业的表现。2020年最受瞩目的当然是中国IC设计龙头华为海思,因为美国禁止关键零件卖给海思,让华为的基地台与手机出货受到严重打压;其次则是晶圆代工大厂中芯,也面对美国政府对其颁布销售及投资等禁令,让中芯许多订单都流向联电及台积电。

 

至于近来更惨烈的新闻是紫光集团债券已多次违约,未来恐将走向破产重整之路,此外2020年9月延揽台积电前营运长蒋尚义等团队的武汉弘芯,也因资金断链而宣布停摆。中国积极进军半导体产业,如今确实出现第一波的受挫。

 

不过,这几个案例,却未必意味着中国半导体业没有希望了,我认为,接下来中国在半导体方面的投资仍会持续进行,而且寻求自主技术的发展力道将会更强,未来有两个重要指标值得观察,也就是华为海思会如何寻求再起,以及中芯将如何与本地设备供应链发展自有技术。

 

人才挖角与技术争夺战火猛烈

 

在华为海思部分,虽然2020年9月中开始,就因为美国禁令而无法在台积电下单生产,但海思在禁令前提早下单的数量,却多到可以把所有人都吓一大跳。根据IC Insight在2020年8月初的估算,海思上半年营收达52.2亿美元,成长率高达49%,全球排名从2019年第16名挤到2020年第10名,进展速度相当惊人。

 

此外,工研院产科国际所日前做半导体预测时,也估算海思2020年全年营收可达107.2亿美元,成长率高达44.5%,一样是全球IC设计业前七强中成长率最高,这个成长幅度及金额都不输台湾的联发科,而且最吓人的是,海思从2020年9月中以后都很难有业绩挹注,等于是用不到三个季度的营收来算,确实相当不容易。

 

因此,当海思面对偌大压力下,仍然能拿出惊人的成绩,未来若美国对华为海思禁令有所放松,很可能海思的下一波成长会更惊人,这将是全世界半导体业,尤其是台湾最应密切关注的。

 

在中芯国际部分,根据中国媒体报导,虽然中芯因为美国禁令无法使用最新的艾斯摩尔EUV设备技术,但中芯研发中的N+1制程已交出好成绩,中芯的N+1制程更接近8奈米制程,会比同业的7奈米制程要来得差,但能形成差异化,主攻低功耗产品的市场。中芯已延揽来自台积电的梁孟松担任联合执行长,未来的动向也很值得关注。

 

另外,除了产业正面竞争外,中国对台湾IC产业的人才挖角与技术争夺动作不断,也成为台湾半导体业发展的一大漏洞。中国是以外商公司名义来台,避开法令及税务等限制,以在境外发高薪的方式争取台湾员工在台工作,但3年一到就将技术搬回中国,这些手段已严重引发台湾半导体业技术外流的担忧,也是台商因应竞争时应该关注的重点。

 

〈更多文章内容请详:台湾银行家 [第134期]
探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台湾银行家》杂志 (http://service.tabf.org.tw/T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