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准备感受颤动的灵魂吧!看塩田千春来台展出

发表时间:2021-05-05 点阅:4552
Responsive image
〈塩田千春:颤动的灵魂〉5月1日起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开展!


这是日本艺术家塩田千春创作生涯里最大规模的展览,2019年在〈森美术馆〉举办时吸引了66万观众前往观赏,台湾则作为国际巡回的第一站,也是在疫情肆虐的环境下,能够顺利举办的第一站。此回塩田带了7位工作人员,经过14天的隔离,加上北美馆 50位以上的专业人员在两周的布展期共同完成;当塩田团队来台的隔离期间,北美馆内便展开展场木工硬体的施作,塩田同时以技术顾问的性质指导台湾专业团队布展,像是该如何一条条把线给拉好拉满,做出艺术家想要的表现。在这个展中将有过去塩田过去25年、一百多件作品展出,作品大多是传达心里的纠葛、格斗、情绪或是难以说明自己是谁的心情。



塩田千春在台北的展览记者会说:「这次来台湾有件事很深刻,我在入境表单上看到性别栏除了男、女之外,还有「其它」这一栏,看到这三个性别栏让我想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想法,有些人可能生理性别是女性,但自我认知上较偏向男性,或是相反,因此有些人是无法活在既定的框架里的。我自己就是没有办法活在既定框架当中的人,所以我把心里没有办法套用在既有规则来说明的东西,化为作品来传达我的心情。所以当我看到性别栏上多了一种性别选择给我们,这里一定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活得很自在的社会,如果全世界都可以变成这样的话,就变成可以让所有人都活得很自在的社会。」




1972年出生于大阪的塩田千春,从12岁就立志这辈子要从事艺术的工作,她的前24年在日本度过,之后24年迄今定居在德国柏林,并曾向和艺术先驱Marina Abramovic与Rebecca Horn学习,领域涵盖绘画、雕塑、行为、装置、摄影录像与舞台设计等。作品经常探讨生死、存在、变化、记忆与梦境。之所以会用线条来创作,主要是上了美术大学开始绘画后,遇到了瓶颈,觉得平面绘画好像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将画布上的黑线转而放置在三次元的空间里,因此一开始是用黑色的线条来创作。



在这次的台北展览中,在面积上与在〈森美术馆〉展出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基地的形状与天花板高度有所差异,策展团队也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的调整展品、顺序与动线。像是入口处的《去向何方?》这件作品在〈森美术馆〉是高高悬挂在通往53楼入口的手扶梯之上,并靠著室内灯光打出层次;但在北美馆则在回廊上借由自然光打亮,在一整天不同的光影变化上更增添作品的层次风貌。



而在挑高的《不确定的旅程》的展间里,可以看到有很多铁制的船与红线,是让观众不禁想拿起相机拍照的大展间。这是呼应塩田儿时回爷爷奶奶家时,得从大阪经过一夜才会到达高知,曾在海上遇到大浪时的恐惧记忆进而转化创作出这件作品;所使用的红色毛线,也经常出现在塩田的作品,原因在于其象征人际关系,可能会纠结、紧绷与断裂,或许也借此编织著记忆与未知的旅程。



另外像是《系著微小记忆》里用红线连结起缩小的家具、衣物,都是经常出现在她作品的元素;《静默中》则用黑色皮绳网罗无声焦黑的钢琴与座椅,是塩田从九岁时邻居家失火的记忆为灵感。《外在化的身体》是为了这个展览特别制作的新作,罗织抗癌治疗过程里破碎的身体与之间的连结。展场最后一件装置作品《集聚—找寻目的地》,在展场空间中可以看到400多个行李箱,都是从柏林的跳蚤市场里搜集而来,有些行李箱会摇摆颤动,就像要去旅行或远行之际,内心油然而生的兴奋感,也有点浮燥,有些躁动,正象征著一种期待ING的感觉。


另外还包括不同于个人创作的塩田舞台设计的作品、「关于灵魂」针对小朋友的访谈计画,整个展览充满强大的情绪感染力,更是今年最不能错过的展览,必须亲身感受!

 
◎〈塩田千春:颤动的灵魂〉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2021/05/01 - 2021/08/29
一楼1A~1B
https://reurl.cc/8yme77 (北美馆官网)


◎ 延伸阅读:
https://vocus.cc/@tomicwu/608d9c35fd8978000113fc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