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Omicron影响经济荣景

发表时间:2022-01-12 点阅:1212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Jeremy Bezanger on Unsplash

 
2022 年亚洲成长进入稳定期但需注意重大风险

 
供应链吃紧,加上Omicron忧心仍存,都影响到亚洲荣景,除了中、日以外的其他央行,无论采取放宽还是紧缩政策,应该都会逐渐让货币环境适应需求。中国经济减速过快,应该会再次采用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方式,借此刺激财政。

亚洲2021年的GDP成长,在经历上半年的技术性反弹之后,下半年快速放缓,原因是COVID-19防疫做得更严,而且供应链一直吃紧。

另一方面,中国的缺电、房地产开发商违约事件,以及政府强制去杠杆,也降低了中国的经济成长,连带影响到整个亚洲。

虽然如此,外部需求还是让中国与亚洲维持在高成长状态。

不过,由于COVID-19的新变种Omicron可能扩散更快,2022年的全球成长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当然也会影响到亚洲的荣景。

总之,亚洲地区GDP成长的加权平均值,虽然2021年大约会有6.1%(2020年为-0.8%),但2022年应该会回落至4.7%。


 
反其道而行 人行继续量化宽松

 
2022年的亚洲经济成长率下降,是基于以下假设:首先,亚洲地区正在稳定退出「清零」政策(只剩大中华地区仍在使用)、供应链冲击逐渐缓解、支持性财政政策逐渐结束,其中又以中国和日本特别明显。

南韩等出口驱动型经济体,因为外部需求放缓而蒙上阴影,新的跨国规范也会限制全球价值链的运作效率。

最后,美国将带头收紧全球金融环境,各国央行将面临压力。

联准会(Fed)将在2022年全面退出量化宽松,之后还可能升息,由于市场已经吃光了2022年底之前2次升息25个基点的空间,联准会一旦升息,亚洲各国央行势必跟随,南韩和澳洲这些国家,甚至现在已经开始升息。

不过中国倒是与其他国家相反,为了缓解周期性的经济成长趋缓,正继续量化宽松。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调降存款准备率,借此增加市场上的货币,预计未来1年应该还会再次调低。

至于日本央行,则因为目前处于温和通膨,不会改变货币策略。

亚洲地区的整体货币环境在2021年显得相当缓和,跟欧美地区相比更是平静;2022年通膨幅度会略微提高,但应该不会出现亚洲各国央行必须过度反应的严重事件。

总之,除了中国与日本以外的其他央行,无论采取放宽还是紧缩,应该都会逐渐让货币环境适应需求。

中国的经济减速过快,光靠宽松货币政策还撑不起来,所以中国应该会再次采用过去以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增加基础建设投资,借此刺激财政;目前我们就已经看到,地方政府为了融资基础建设而发行的债券开始重新增加。


 
四大风险 虎年仍有变数

 
不过,上述假设还是会面临某些风险。

第一项风险前述提过,就是亚洲各国在防疫上退出了清零政策,这让它们有可能被Omicron变种影响,之后若出现其他变种也可能爆发新危机,这部分的风险目前都还无法定论。

第二个风险则是,如果亚洲各国因为疫情再次封闭边境,抑或是亚洲国家或其他国家限制国内移动,都有可能让供应链再次中断;这类危机除了会阻碍制造业生产,影响到经济成长,也可能像2021年这样提高通膨。

同理可知,亚洲各国纷纷承诺的能源转型,也可能对经济成长和通膨造成意想不到的冲击。

事实上,有好几个国家光是提高减碳幅度,就会让既有的能源危机延续到2022年以后,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国。

第三项风险,则来自中国去杠杆化,尤其是房地产业去杠杆化造成的连带效应,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过度膨胀,直接与间接影响占了全国经济成长的近三分之一,它一旦收缩,固定资产投资势必迎来震荡;而且房市与土地交易量的暴跌,势必使许多不动产开发商和一些地方政府陷入困境,这时候中国决策者能不能顺利因应就很重要。

最后的一项关键危机则是美中战略竞争,虽然目前两国已经重启高阶会谈,但只能算是一种降低风险的手段,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围堵以及中国持续扩张影响力,都不会因此改变。

在这样的局势下,两国依然可能出现重大分歧,也可能在某些领域实施经济脱钩,这些都是很大的风险。


►►本文作者为法国外贸银行亚太首席经济学家、台湾金融研训院资深顾问、Bruegel资深研究员及香港科技大学兼任教授

〈更多文章内容请详:台湾银行家 [第145期]
探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台湾银行家》杂志 (http://service.tabf.org.tw/T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