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专栏新媒体寻路

W3C邀请专家,中文排版需求编辑。EPUB 3电子书格式专家。从2010年起推动各领域的数位出版转型。

没有基础,哪来的高楼?

发表时间:2016-07-19 点阅:33831

前几天,我应邀参加北航举办的W3C中文版式需求研讨会。会前收到了台湾电子书协会的邀请,希望我能在月底会员大会上演讲(事实上我是这个协会的顾问,不过也没实际做过什么,当然也没有酬劳)。

电子书在技术上这几年看来没有多大的进展,但在EPUB 3采用Web技术,HTML、CSS为核心后,从根本上与Web越来越靠拢。制定EPUB格式的IDPF与负责Web技术基础的W3C,两者也越走越近。更多被搁置许久的技术,在两者逐渐交集的状况下,这几年急速发展。

回到比较切身的问题:中文在Web/EPUB上的呈现,足够了吗?或许从印刷的角度来看,还有许多未解的问题。然而,台湾在W3C里头,只有中研院与工研院两个组织是会员,而他们似乎很久没有活动了;至于个人作为贡献者,显然,也是没有。

这样的脱节相当重要,所以,我把演讲题目订为「W3C与电子书的关系」,来说明这几年从根本上的变革。

泥地与高楼

然后,我在提出演讲用投影片后,收到来自协会的联络。说今年度会员大会希望聚焦在海外案例与Business Model创新上头,希望我能够修改题目。甚至打了电话过来协调,让我不禁冒出了个大问号。

「海外案例与Business Model」,这样的题目我几乎年年都讲,无论是工作坊还是演讲邀约。但是讲了又有什么用呢?提到这些状况,似乎从来都没有在当地被实现出来过,每年我们看着海外高楼起,但回头一看自己脚下的土地,还是一块泥巴地。

这样的对比,要用怎么用的方式来说明才好?

我问了问还有哪些讲者,有一位黄心健老师,是著名的科技艺术家。而很不巧的,他的作品《科技蜃楼》,正是大块文化委托我制作的。科技艺术家的电子书作品,自然不能有损其名,这本书几乎应用上所有我会的技术。

这本书100%合乎EPUB 3规范,但是很可惜地,他只能在iBooks store上贩卖,台湾所有卖电子书的所谓「平台」(我觉得只能称之为电子书店),没有一家完整支援EPUB 3,自然这本书无法在上头卖。(你可以在Google Play Books买到它的PDF版,是,PDF版。)

或许你会说:生意模式和基础技术是不一样的。

但我认为,没有基础技术,生意模式几乎不可能创新。
 

谈谈注音符号

去年中起,我在W3C活动,开始想办法让注音符号相关的HTML 5/CSS 3 Property能够被实作出来。像是在2013年8月的W3C i18n/ebook工作坊上提出注音符号面对的问题:

当时有位朋友和我约场面会,谈谈注音实作的可能。后来得知他想要做份有注音的儿童新闻网页,但一听到技术上还不可行,马上就打了退堂鼓,当然也没有任何想要协助技术被实验出来的念头。

这说明了:没有基础技术,就让许多生意模式不可能创新。而更说明了:台湾的生意人,只想要捡现成的,不愿意花费任何资金打好基础。

那么,一年又一年地和人们诉说海外盖起了怎么样的高楼,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甚至连地都还没有整好,勉强盖些什么,总是会倒。

今个儿一早,我收到了Apple的Webkit工程「大师」David Hyatt寄给CSS工作小组的信件,总算让注音在横排时显示于右方有了解决。但这是经过一整年沟通与提出资料后的结果。而这实作,我想最初会实现在Apple产品的Safari浏览器,以及iBooks阅读程式上头。
 

拱手让人的话语权

台湾,总希望让国际「看到」。但我开始怀疑,是希望台湾这个名字被看到就好,还是只需要特定议题被看到。至少在W3C的活动中,我觉得他们一直希望有着中文专家的参与。日本希望借由中文来提高中日韩语言需求的重要性;而西方国家的人们,也希望能够借由对中文的完善,拓展各种可能的商机。

不过,我们却相当消极。以官方来说,公务员们几乎与时代脱节,不懂技术,和他们讲得再多、以更简单的话语说明,都会落得鸭子听雷的结果。自然很难请他们编列预算,来做些事情。

也许预算编了,但大致上总会落到工研院、资策会(好一点,中研院)这些机关上头。也许真正做了些事情,也许只是出国开会握握手做个形式。但以专案为基础之下,案子时间一过,也就船去水无痕,没人负责也没人说话。光就HTML 5的制定来说,就要五年;之后的实作与测试花的时间更长。以这种专案制度来处理,永远脱节。

而产业呢?IDPF也好、W3C也好,虽然是开放的国际组织,但也是产业角力的延长赛。关系产业为了制定相关标准,成立/进入Interest Group(Interest既为兴趣、也为利益),制订标准并且实作。台湾的状况是:因为看不到现实的利益,于是不参与。更可笑的是,2010年政府补助数位出版行业,经济部要求所有拿到补助的公司都要加入IDPF,结果在三百多个会员中,台湾占了20%之多。不过在所有相关标准的制定与讨论中,这些会员从来没有出过声音,当然也没有实作这些标准。甚至让IDPF执行董事Bill McCoy来台时希望大家「多做一点」(对岸的新闻帮我们讲了真话)。

台湾就算国际话语权再小,但提到传统(正体/繁体)中文,却有着绝对的正统。这就是我们可以向国际发声的机会,但就是能在产官学三不里的状况下,自愿放弃。

顺带一提,Unicode里头的注音符号「ㄧ」在经过处理后,未来应该会全面改成横画,而直画会被作为历史上的异体。教育部一纸公文到了对的地方,就会有对的结果。而在这议题上,台湾说了算。

去年我写了中文繁体字排版需求,本来预计要提交给W3C作为参考范例。但在这状况下,一人一公司无力为继,结果交到对岸的W3C Host学校北航去加入简体字,以中文排版需求的方式发表。

是的,对于中文的话语权,就拱手让人。没什么好怪罪的。

教育里的基础技术

前几天,台艺大图文传播所的学生找我访谈,他们的论文要做EPUB格式的发展研究。

访谈时,我问他们:你们学过HTML吗?自己做过EPUB吗?

答案是没有。

我不意外。而在访谈时,我想他们可以理解现状,或许会考虑现在开始学习。毕竟这项技术,未来很有可能遍及所有出版相关产业。

CSS之父Hakon Wium Lai从过去以来,一直在推动CSS Layout的技术。他希望不仅是网页,连印刷出版也能采用CSS作为基础,直接将HTML的内容输出成印刷用的原稿。如果你知道Knuth的TeX是什么,那么,Hakon就是希望让HTML与CSS成为现代的TeX。

我想,就图文传播(旧称印刷技术)这个领域而言,台艺大与世新应该是其中翘楚。如果学生都没有自己动手实作过,那么我们真的很难找到适合的人才,来做跨领域的创新。

而基础技术的缺陷,更会闹出笑话。

还记得Hami Publisher吗?这个计画雷声大、雨点小,号称2013年上线,但直到今日应该实际上没什么人用过。显然是申请了科专补助,做完结案,不需要真正做出产业成绩的晃子。我不在乎它的成败,毕竟国外已经有相当不错的制作工具,像是Ron Matinez的Aerbook

问题是,曾经闹过更大的笑话。Hami Publisher说支援EPUB 3,充其量就是一个线上排固定大小网页、然后塞进EPUB框架的EPUB 3 Fixed Layout工具。这样的制作技术,仅适合作多媒体电子书,并且在特定的阅读程式上:像是Kobo、iBooks阅读(只有这两家做得还可以,可见难以开发的程度)。但当时我去春水堂拜访时,他们竟然与出版业者合作,想要让Fixed Layout的EPUB 3直接送上印刷台,懂一点技术就知道这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我想,他们认知到CSS用于排版的大方向,但在细节上完全做错了,或者说——一开始就没有想要做对。如果整个环节中有任何一人多了解一些基础技术,我想要就是把事情做对;不然也不会全盘皆败。败掉了人民的税金、败掉了出版商的信任、败掉了自己的名声(但他们还是会活得好好的)。

而真正要把这套机制做好,需要在i18n国际化上提出各种文字排版需求,让CSS语法制订出来,透过浏览器的组版引擎(Render Engine)实现,得花上很多年的时间。但连话语权都要拱手让人了,和我们实在也不会有什么关系了。

生意模式的创新

假设,有一天,你可以开启写作用的软体写稿,然后写完后,按下一键就能产制出EPUB电子书、印刷用的PDF档案,还能发布到网页上。你觉得「出版」是不是被「创新」了?

如果这还不够,我就真不晓得什么是创新了。是要一本电子书谈到拉面、让你能舔舔平板感受口味;还是书中谈到拳击,真有个人3D投影出来K你一拳,你还会感觉到痛。

或许他们想要听的创新是这么一回事。

而我想这样的状况发生在台湾各种产业上,不仅仅是电子书与数位出版而已。

 

原文刊载于201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