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桑德尔这本书批评的是美国,但每一点可以拿来看待台湾

发表时间:2021-03-15 点阅:4696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Razvan Chisu on Unsplash

 

这周因为滑到朱家安的脸书,于是用电子书买了桑德尔的新书《成功的反思:混乱世局中,我们必须重新学习的一堂课》,看完以后发现这本书不只是引战,而是对着左派右派说:你们都是虚伪、自私、傲慢又自以为是的菁英份子!

 

有这么严重吗?

 

对的,如果你认为现在所享有的成就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那你比世袭贵族还要糟,贵族至少知道自己多少出自于幸运,但现在的菁英份子透过教育体系的强化及阶级复制,成为了更残暴,对社会弱势者更加以羞辱的一群人。

 

这本书就是这么凶,英文书名《The Tyranny of Merit》直译为「才德的暴政」,中译版「成功的反思」,减低了这本书的批判力,这本书极为激进,可以说是更凶,更直接并且更具批判性的检讨现在的菁英社会。这本书战力满点,可以说是桑德尔级的笔战,当代最雄辩的政治哲学家用一本书的规模全面开干,而且引经据典的不带脏字,看完后我自己都觉得被骂到了,可是又骂得这么的有理......

 

他点出了成功神学使价值扭曲、云端左派与自以为要保护的群众脱节、教育体系合理化了阶级差异,大学入学选才制度让国家扼杀青少年人格,痛斥自由主义者傲慢享受福利却撕裂群体,金融业者的虚假泡沫对群体毫无贡献。

 

他主要的论点指出,现在的主流菁英是强调自己的努力,认为自己因为努力而成功,这反映在学历之上,拥有名校学历的人成为了贵族菁英,同时垄断了政治、媒体、教育研究经费、社会威望,却比上一代血统贵族菁英更为傲慢,因为自己的成功可以说是「我努力来的」,同时也可以运用到其他行业和成就中,「努力而来的成功」成为了社会可以接受的共识,但也造就了新的压迫,这称之为「才德制」。

 

过去的美国人不觉得努力就可以成功,多少会认为保有谦卑之心,一方面来自于神学与敬虔等人格特质无法在现实世界直接划上等号,所以拥有其他种价值判断,但全球兴起成功神学以后,反而强化了「成功者享受资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种「成功者可以理所当然地享受财富、福利、尊敬」使新的菁英阶级出现:透过文凭、学历或者是特定职业的人会在社会上拥有较大话语权,并且影响政治,其他阶级尤其是低流动性,提供直接服务并且与人紧密结合的职业,会被轻贱,斥为低下。

 

接着菁英社群或者是自认为精英的社群,会透过不自觉的傲慢来打压他人,例如哈佛法学台大医科之类的「大学文凭武器化」,这也让精英阶级容易陷入内耗,例如博士论文真假,或者是自己隐瞒自己重考事实,夸大自己的经历及学位能力。

 

再来是阶级复制透过学历而强化,有些人死也要挤进去某种学历之中,不惜多次重考来得倒资源,另一种则是父母提供大量的帮助,这种阶级复制的过程比起贵族制度来说毫无差别,都是垄断资源并且对于社群没有贡献的,但偏偏才德制出来的菁英更加傲慢自大,因为自己的成功经过「努力」和「考试认证」而强化,过去的世袭贵族多半知道自己的资源来自于幸运投胎,现在的智识贵族却更少体悟到这一点。

 

他们挂在口上的是「你失败是因为不努力」,这些新的菁英阶级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科举窄门,也就是鼓励人们上大学,偏偏这是一个错误,这些读过书的菁英用自己的方法是提供解答,但却忽略了去问第一线的劳动者需要的是什么,全靠一堆没有真正从业的人员来指挥的结果是劳工的待遇越来越低,加上文凭成为发言的门票,真正劳动者的声音不被听见,结果是社会越来越撕裂并愤怒。只有现在会出现个人主义加上菁英主义的极致表现:认为不努力或没有办法努力是自己的错,加以责备,认为没有买保险是自己的错,认为没有估计风险是自己的错,完全用知识和聪明去羞辱失败或不幸者,这些人不只不帮助,并且加以落井下石。

 

这些受辱者是很大一群不被看见的声音,美国的大学学历持有者只有1/3,台湾的大专文凭则是900万,大学以上则只有700万,台美相差不大,双方在这点很相像,强调聪明,强调努力就会成功,强调穷人或出生贫寒也可以考大学或是国考,有没有经历国家考试的人会划分成两个族群,认定国家考试是努力的方向,却忽略了考试属于利己,对社会毫无贡献产出。更糟糕的是文凭加上聪明,成为了行恶的通行证,这些人配得政府资源,应该要给予更多保护,在美国就是华尔街,在台湾的话则是大到不能倒的财团,他们的利益由国家保护,收买媒体,包装成精英,让下一代的菁英认为「从政者应该也是要高等文凭」。

 

这让菁英虐待自己的下一代,逼着上最好的学校镀金,有钱有势的人不只是要给孩子继承财富和集团总裁,更要孩子拥有努力过后的文凭来证明「天赋异禀」,结果是青少年的精神疾病、成瘾及压力过高,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这限缩了孩子对于世界的探索和接触,变成只有被设计好的一切备审资料。

 

最后自然选出了一样「名校毕业出现的总统及官员」,而学历制度和考试制度也导致了官员的平庸,对话流于各种资料来资料轰炸,却没有办法从第一线工作者身上找出最有利劳工的方案,能够上台的都是学者,而非真正的从业人员,数字管理的结果是由上而下的更加苛刻。

 

同时因为菁英制度养成背景,政治人物越来越不愿意公开表示自己的中心思想,大多数高学历菁英知识分子的问题在于是某领域博士,习惯使用技术官僚语言,对民众说「资讯不足」然后开启会议讨论,高学历知识分子的在养成的过程里面习惯于「找寻资料」,显示出来的就是模拟两可,四平八稳,离基层者越来越远,清洁员、社区医生、护理师、保护社工的待遇越来越差,地方的消防、警察装备也没有办法给齐,结果是占社会最大一群的人们被遗忘了,社会越来越少重视他们的存在,每一次公共服务的改革和经济方面的措施都减少了他们的权力,导致这些工作不只收入降低,也没有相对应的尊严和重视。

 

同时间对于劳动阶级的羞辱也存在,学院聚焦于较新的研究,性别运动、族群运动成为显学,劳动阶级却没有多少学术关注,对于劳动阶级的羞辱却用别的方式出现,蓝领阶级永远不会是主流的电影诗歌戏剧主角,几乎被绝缘,否则就只能被当作配角或搞笑脚色,被讨论时多半带有轻蔑和羞辱,例如台湾的8+9,美国的劳工老粗。

 

更糟糕的是把阶级羞辱当作是幽默,当蓝领阶级发现自己及周遭的环境全部充满羞辱以后,将逐渐踏入无法翻身的绝望死,没有尊严,没有社会支持,菁英的舆论会指向自己没有规划好:做生意失败是你笨或者是不努力,贫困是因为不存钱,疾病是生活习惯不良,意外是没有做好风险控管。

 

这些人也无法期待政府给予支持帮助,政府面对人权上必须保障少数族裔、移民、弱势者,于是陷入了自己努力排挤弱势来证明价值,却无法在理论上说服菁英阶级 - 更糟糕的是,菁英根本不打算理睬这些人。

 

任何头脑正常的人都会觉得家防社工和护理师比赌场大亨对社会有价值,股票交易员每秒钟买进卖出可以赚满满,消防队员和中学老师的待遇装备却不受重视,当我们这样比较就会知道收入不能等于社会价值,但我们却没有办法把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荣誉给予他们。

这源自于全球化:有钱人透过自由贸易和开放赚了钱,然后回馈给那些失去利益的人,最终所有人都可以得利。这理论听起来很好,事实上运作起来却漏洞百出,结果是全球化造成的内部撕裂成本浮现出来,虽然支持者宣称是开放与封闭之分,但事实上是菁英极端傲慢,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撕裂了整个社会。

 

我看完感觉桑德尔年纪大了以后,反而像托尔斯泰了......我决定去买这本书的实体版然后放在托尔斯泰的书旁边。

 

桑德尔指出,机会平等并不是真正的社会正义型态,只是一个补救措施,因为机会不可能平等,只是比结果平等好一点,但可能真正要思考的,是不是有条件平等的可能。

 

这本书批评的是美国,但每一点都可以拿来看待台湾。

至于要怎么解决,我想大家自己去看书吧。

 

他的解决方法更令人感到震撼......我的大脑大概落后他一百年吧。

 

 

►►本文作者为林立青作家

►►桑德尔《成功的反思》(The Tyranny of Merit )TED影片

►►桑德尔《成功的反思》(The Tyranny of Merit )Youtuber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