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国家摄影文化中心,老建筑的新空间

发表时间:2021-06-05 点阅:6689
Responsive image
台北车站前,位在忠孝西路怀宁街口,由日本建筑师渡边节设计、1937年完成的「大阪商船株式会社台北支社」,历经80多年曾作为「台湾航业公司」(1946)与「台湾省公路局」(1958)的大楼建筑,经过外观复原、内部修复后,转以「国家摄影文化中心台北馆」之姿登场,成为以摄影、影像为主轴的美术馆展览交流空间。

活化再利用的崭新空间共有三层,一楼是来自原本华山1914里的〈未来市〉所延伸出的〈未来市x COFFEE TO〉商场市集与咖啡馆业态;二、三楼作为展览展示之用,空间上保留了原本的格局,成为一个个或独立或相互串连的展示室。



开幕首展在三楼所展出的是《举起镜子迎上他的凝视—台湾摄影首篇(1869-1949)》,由台北艺术大学林宏璋教授策展,用镜子为比喻,探讨20世纪中期以前的台湾摄影史脉络,展览包括19世纪西方摄影家镜头底下的台湾风土「帝国凝视的欲望折射」、而「第三代摄影」随着日本殖民进入台湾所留下的写真纪录「日本殖民与影像治管」、从殖民日人到台人看待人像摄影角度的「写真到翕像的视觉文化」与逐渐发展出台湾第一代摄影作品多元影像语的「现代主义」等章节,共计有六百多帧的摄影作品,并且邀9组当代摄影家以「艺术研究」计画方式展出,转译或重新诠释摄影资产,以回应台湾早期摄影史,而这些作品穿插其中,在观展时如果看到貌似当代作品,或是多媒体作品的展现,这些就正是当代艺术家们与之对话的创作。



二楼的另一个展览《尘与时:从宇宙到居所》巡回全球6个城市,在台湾作为亚洲唯一也是最终站。由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展览企划总监、独立策展人David Campany策划,展览从一张灰尘孳生的照片而起,这张来自1920年超现实主义大师曼.雷(Man Ray)拍摄达达主义倡议者杜象其工作室里,一件正在创作中的作品。曼.雷透过镜头创作出铺满灰尘在一片玻璃上的照片,后来命名为〈灰尘滋生〉(Dust Breeding)。而这张照片也引起后人们的热烈讨论,其究竟是一张纪录照?还是一幅创作作品?抑或是一枚艺术作品的纪录照呢?



展览从灰尘照延伸,连结起60多组选件,「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间尺度,探索过去一世纪以来摄影与艺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整个展览总脱离不了灰尘,而私自认为展览可看之处,在于它的面向很不一样,观者恐在一开始观看时很难理解,正因其为非典型的展览形式:它不太用年代切分、没有鲜明的阐述主题、没有熟知的摄影大师(甚至来自拍卖网站),策展人喜爱翻玩「巧合」趣味,每件都蕴含不同意义,看似无关又夹带着某些关联脉络。



这个展览是在〈国家摄影文化中心〉二楼、三间被漆上不同颜色的房间里,有着模糊的年代分野,那些看似相互无关的作品间,在观看展览、欣赏照片的同时,也是对这个旧空间修复后的崭新发现。各位可以在看展时拿取一本导览手册,并搭配节目里的访谈与作品介绍,在观看作品时会更有不同的理解与想像。

◎〈国家摄影文化中心〉NCPI,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https://ncpi.ntmofa.gov.tw/index.html

2F|尘与时:从宇宙到居所|展出至2021.07.11
3F|举起镜子迎上他的凝视—台湾摄影首篇(1869-1949)|展出至2021.08.01
(展出时间恐因疫情有所调整,请上官网确认)

这回尽管策展人无法来台,我们邀请到展览执行的刘依盈小姐到广播节目受访,引述策展人的想法,就像拾起一颗颗地珍珠,如数家珍地与我们分享展览里有机的个中奥妙,像是串起了相扣接的脉络纹理,也让我们发现摄影展另种的可能形式与面向。
◎线上收听导览
https://reurl.cc/1YxR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