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砸钱不手软 安倍拼经济「三管齐下」

发表时间:2020-01-14 点阅:1693
Responsive image

砸钱不手软  安倍拼经济「三管齐下」

 

 

安倍晋三为了提振日本经济,端出26兆日圆的新经济对策,除了灾后重建外,也要防止国内外经济下滑风险,并确保东京奥运过后,日本经济能持续增长,目标要让GDP成长1.4个百分点,但大撒钱是否奏效,有待观察。

 

 

1.8%,这是日本今年第3季经济成长率(GDP)的亮眼成绩单,不仅远远高于原先预期的0.2%,更是连续第4季成长。但,在这超乎预期数字的背后,经济学家却发出警告:第4季GDP将陷入衰退,更隐藏着日本经济衰退的隐忧。

 

先来看几个证据。首先,日本出口额连续11个月减少,根据日本财务省最新公布的10月出口数字,较去年同期下滑9.2%,创下3年来最大减幅,对美、中两大市场更出现两位数的衰退。

 

再来,是日本所有行业的大企业景气指数(BSI)。最新出炉的数据是-6.2,是2016年第2季-7.9以来的低点,《共同社》报导指出,受到中国等海外市场需求低迷拖累,以汽车、生产用机械用具为主的制造业,更明显下降至-7.2。

 

这些数字,都与第三季GDP的表现南辕北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故事,要从日本调涨消费税说起。

 

增消费

因应公共建设、社福支出

 

从历史来看,面对疲弱不堪的经济,日本政府习惯以扩大公共支出的方式因应,包括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金融海啸,乃至于2013年安倍经济学射出的三支箭。

 

成效如何?确实,为配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政策,日本央行采取极度宽松货币策略,使得日圆贬值、股市维持高点、企业出口业绩成长,甚至,2018年度日企获利约84兆日圆,创史上新高外,就业数也连续6年成长。

 

但事情总是一体两面,伴随庞大财政支出而来的,便是政府的债务问题。RFI东京特约记者楚良一就曾撰文指出,截至2018年底,国家和地方政府长期债务约1,107兆日圆,占日本GDP比重超过200%,名列所有先进国家中「最差」的第一名,就连当年希腊财政破产时,财政债务与GDP比例也仅为170%。

 

此外,目前日本65岁以上人口比例近3成,迫使日本政府负担的社会保障支出费用节节攀升,光是老人福利与医疗保健,合计就占整体8成左右,也造成相当大的财政负担。

 

为了减缓国库负担,增加税收势在必行。

 

日本税收有三大来源:所得税、企业税与消费税。前二者容易受到景气波动影响而增减,但消费税大都来自民生必需品,波动情形也较小,因此,日本政府决定分阶段调整消费税的税率。

 

2014年4月1日,消费税从5%增加至8%,增幅高达6成,民众多赶在增税之前「爆买」,虽然形成一波消费潮,但实际增税之后反而消费不振,GDP减少0.4%,呈现负成长,连带使得原先预计在2015年10月提升至10%的第二阶段增税政策,被迫延期,直到2019年10月1日才正式实施。

 

爆买

推升GDP,惟制造业遇逆风

 

尽管日本政府为了避免爆买潮重演,导致经济再度负成长,而祭出「轻减税率」政策,例如:购买蔬果、肉类、调味料等食材,仍维持在8%税率;或使用非现金支付方式,有优惠票价或更多点数/现金还元优惠等方案,但仍无法避免民众提前囤货的心态。

 

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南武志就对《路透》表示,经济大幅增长,是拜零售商等非制造业的强劲投资所赐,「相形之下,制造业支出就没那么强了。」换句话说,民间消费跳增,造就第3季GDP的好表现,但对未来数月的需求而言,并非好兆头,除非出口出现反弹,否则经济将失去增长的动力。凯投宏观资深日本经济学家提里安特(Marcel Thieliant)预言,「虽然日本在10月上调消费税之前的经济扩张速度快于初值,但2020年产出可能会萎缩。」

 

IHS Markit经济学家海斯(Joe Hayes)则从日本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8.4观察指出,以制造业为主的日本,第4季一开始,该数据就创下逾3年低点,显示日本制造业面临的压力有增无减。

 

例如,10月日本零售额月减7.1%,百货店销售额下降17%,家庭开支则减少5.1%,但汽车销售年减24.9%,工矿业生产下降4.2%,是2018年以来最大跌幅。

 

不仅如此,《彭博》(Bloomberg)报导指出,日本企业在帐上的现金达到506兆4,000亿日圆(约合新台币141兆7,920亿元),创下彭博有纪录以来的新高。照理来说,企业赚钱多半有三种用途:继续投资、回馈股东或分给员工,但,这些日企却宁愿选择「现金为王」,就是因为对未来感到不安,认为经济将再次恶化而不敢投资。

 

总的来说,「亚洲地区整体成长依然疲软,等同于外部需求疲弱,而日本内需又减速,短期内恐怕难以见到任何舒缓情况。」海斯表示。

 

再推方案

26兆日圆,对抗需求不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9年12月初,日本政府再度推出新的刺激方案,总规模达26兆日圆(约合新台币7.3兆元),是继2016年8月以来,最大的财政刺激方案,目标有三:一、因应灾后重建经费,规模约7兆日圆;二、因应国内、外需求不振的经济下行压力,规模达7.3兆日圆;三、提前因应2020年东京奥运后的经济失速压力,规模约11.7兆日圆。

 

日本政府指称,将在2019年底补充预算和2020年度预算中编列资金,中央政府与地方财政合计承担13.2兆日圆,以此带动民间投资,至于公共投资不足部分,将以发行建设国债因应。并且,此政策可望拉动GDP约1.4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刺激有限,特别是像日本与欧洲已进入实质负利率的地区,别无选择,只能支持财政扩张政策。」IHS Markit驻东京首席经济学家田口晴久点出日本不得不扩大财政支出的苦衷。

 

然而,此举却引来不少质疑,甚至看衰的声浪。

 

三菱UFJ调查咨询公司主任研究员小林真一郎就指出,实施规模如此庞大的经济对策的必要性值得商榷。日本共产党书记长小池晃也批评,此次增税引发景气下降,尤其此次增税,财政收入仅多5.6兆日圆,政府却大手笔撒出更多银弹,进一步增加财政负担,甚至可能导致再次加税。

 

的确,国际货币基金(IMF)新任总裁乔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日前访日时就建议,为支应高龄化社会持续增加的社会保障经费,日本有必要续涨消费税,到2030年增至15%,2050年增加至20%。

 

恶性循环

金融机构恐雷,日本经济陷僵局

 

另一个隐忧在于,日本长期实施负利率政策,国内的金融机构为确保资金运用能获得回报,积极投资海外金融商品。其中,由于美国利率在去年底前维持上升态势,其发行的浮动利率结构商品的「担保贷款凭证」(CLO),便获得日本大型金融机构青睐。

 

由于CLO与引发次贷风暴的房地产抵押担保债券性质雷同,日本央行日前则出具金融系统报告示警,目前日本金融机构投资余额已达12兆7,160亿日圆,是3年前的2.5倍,更占全球15%的CLO市场。尽管其持有的CLO当中,多半属于评等最佳的「AAA」,利息收入也远高于利息支付,但随着全球复苏脚步减缓,CLO仍可能面临降等、价格滑落2至3成的风险。

 

尤其,一旦美国景气恶化,日本金融机构将失去应对能力,能给予企业的融资也随之减少,加上日本景气前景不明,要求金融机构正视CLO带来的风险。

 

对日本政府来说,现状等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死胡同当中。也就是说,一旦政府要增税维持财政平衡,民间消费势必下滑,在货币政策无法灌注更多银弹时,政府为了挽救疲弱的经济表现,又不得不扩大财政支出,但又可能引发财政破产的危机。

 

12月10日,日本政府决定追加发行逾2兆日圆的赤字国债,原因是企业业绩成长乏力,税收远低于原始的预算目标。特别的是,在年度中间因预计税收下滑而增发赤字国债的作法,是3年来的首次,更凸显出日本政府依赖借款及严峻的财政状况。

 

 

〈更多文章内容请详:台湾银行家 [第121期]〉
探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台湾银行家》杂志 (http://service.tabf.org.tw/T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