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ESG与不动产投资趋势成关注焦点

发表时间:2020-11-19 点阅:3750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George Kedenburg III on Unsplash

 

今年由于疫情引发严重的经济担忧,除了关切「后疫情时代」金融市场走势外,同样被视为QE重启最大受益者的房地产市场又将有什么变化,加上ESG成为投资界的显学,皆为各界瞩目话题。

 

今年「世界投资者周」(World Investor Week, WIW)论坛于台湾金融研训院登场,各界除了关切「后疫情时代」的金融市场走势外,同样被视为QE重启最大受益者的房地产市场又将有什么变化,也是深受瞩目的话题。近年来,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成为投资界的显学,越来越多投资决策者具有长远眼光,借由投资来改善全球暖化、气候异常与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根据统计,2006年,联合国发起PRI(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责任投资原则),当时只有63家投资机构签署承诺,到了2019年底已有约2,500家,今年4月则跃升至近3,000家。

 

落实ESG,企业更能抵御疫情冲击

 

尽管投资人落实ESG的观念抬头,但仍有许多企业经营者还是习惯将ESG与它的前身SRI(社会责任投资)画上等号,并宣称「遵守ESG原则或SRI原则,就是要牺牲部分的报酬率」,但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尤其在武汉肺炎疫情爆发后,显得更加不合时宜。

 

汇丰银行在《供应链的韧性与气候变迁》(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nd Climate Change)报告中指出,已有证据显示,采用长期、以永续发展为重点策略的企业,比起没有采取永续经营策略者,更能抵御COVID-19疫情的冲击。

 

日本千叶商科大学教授伊藤宏一在论坛演说时表示,ESG议题长年以来被投资界列为次要顺位,但近年来,复杂的社会与环境因素影响了投资组合,专业投资人不得不更深入评估整体环境的系统性风险。

 

而且,已有许多数据证实,在疫情期间,ESG相关指数比一般指数表现得更为出色。伊藤宏一引用数据指出,标准普尔(S&P)追踪ESG指数的ETF资金规模在2018年为221亿美元,隔年就翻倍成长至568亿美元;近一年来,S&P 500 ESG指数的报酬率也高于S&P 500指数。

 

另外,在2008到2019年期间的12个年度中,MSCI全世界ESG领袖指数(MSCI ACWI ESG Leaders Index)有10个年度的表现都优于MSCI世界指数。今年以来(截至7月30日),MSCI世界指数总计跌了约6%,但MSCI全世界ESG领袖指数只跌了4.7%,从2007年9月金融海啸以来,前者的报酬率约4.6%,后者则约为5.4%。ESG相关标的所展现的抗跌力道与长期竞争力,可见一斑。

 

资讯揭露充分,改变业界生态

 

近年来,ESG的风潮不只在欧美等先进国家的资产管理界发扬光大,也逐渐影响日本、台湾等东方国家。以日本为例,近年来日本不遗余力推动ESG,经过一连串努力后,不仅有效地推广了ESG的理念,而且资讯揭露充分,可说是改变了日本整个业界的生态。

 

「COVID-19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加强了投资人关心ESG议题,也强化了基金经理人对ESG的信念。」伊藤宏一指出,全球资金规模第一大、掌管全日本150兆日圆(约新台币42兆元)退休金的投资基金GPIF(日本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在2015年签署了PRI原则。

 

由于GPIF的投资部位是全数委托管理业者来管理,GPIF也要求这些业者,必须将自己的大股东或有投资布局的企业「ESG积分」列入评估标准;GPIF直接投资ESG相关标的或指数的资金部位也达到3兆日圆。也就是说,日本人透过支付养老金的方式间接投资ESG,这150兆日圆资金都符合广义的ESG投资。

 

各界看重ESG议题,也见识到ESG对于投资人的资产发挥「攻守兼备」之效,并专注于永续投资,有助于防范投资组合中的风险,确实是正面的发展,不过伊藤宏一也提醒,由于气候变迁、全球暖化的关系,ESG议题中的「E」(环境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伊藤宏一表示,气候变迁带来的投资风险,除了飓风、洪水、异常高温、海平面升高等天灾所带来的损害外,对于企业来说,慢慢转型至「低碳经济」模式是大势所趋。

 

只是,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可能面临技术风险(例如利用低碳技术替代既有产品)、市场风险(例如原物料成本增加)、政策与法规面风险(例如严格规范污染物排放量)、商誉风险(例如利害关系人更加关注、施压)等考验。

 

当然,所谓「危机也是转机」,气候变迁所带来的「循环经济」创新机会也是投资人的契机。举例来说,近年来相当热门的共享脚踏车、共享汽机车等「共享经济」,就是为了防止资源枯竭,让资源透过多次被循环利用的方式,达到「使用最小化」的效益,就是很好的范例。未来业者也可以开放全新的低碳产品及服务,或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或提高制造、运输、物流过程的效率,进而降低成本。

 

三关键影响未来5年投资绩效

 

今年论坛的压轴场,则是元大国际资产总经理王圣鸿的「后疫情时代不动产投资趋势」演说。他引用《经济学人》的观点指出,今年资本市场动荡不安,而且多国央行大举提高流动性,但实体经济却遇到过去百年来最严重的衰退阶段,导致经济基本面与资本市场的表现脱钩,再加上COVID-19肺炎大流行,主要国家的地缘政治问题升温,破坏了既有的商业模式,投资人也不得不改变投资策略。

 

不论是金融市场或房地产的投资人,都可以关心三个关键主题,这将影响未来5年的投资绩效,一是看不到尽头的货币刺激措施,这会导致资产的价格在一定期间内与经济数据脱钩,但终归要回到基本面;二是准备反弹(Prepare for Backlash),投资者要面临贸易税加重、主权违约等政治冲击,各国政府会更渴望自身的经济动能因为获得优惠贷款、薪资补贴的企业而受益,经济适应力佳、政治凝聚力高的国家是值得列为投资首选的项目。

 

第三,在疫情过后,不论是谁成为美国总统,美、中两国的角力都会更明显,「两极世界」(Bipolar World)成形,其他国家或跨国企业在必要时都必须适度表态,再加上疫情造成供应链断链,促使在地生产、短链布局的态势更明显。在这些趋势下,投资人必须将受惠程度相对高的国家、整体供应链的变化局势都纳入考量。

 

健康宅、科技地产渐成主流

 

王圣鸿认为,后疫情时代来临,房地产的价格将呈现渐进缓升的态势,像是今年台湾CCIM(国际认证不动产投资师)协会发布的ICI(商业不动产投资信心指数)已指出,第3季的指数高于前一季,而且办公室、旅馆、店面、土地开发、总体经济环境等5项指标全部上升,整体表现是偏向乐观的。

 

另外,在防疫、节能的趋势下,「健康宅」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结合VR(虚拟实境)、人工智慧等创新科技的「科技地产」产品也会渐渐成为主流,像是智慧住宅、智能仓储、无人商店以及地产数据的应用。

 

「地产数据的应用有非常多层面,可以提供更多客制化的服务。」王圣鸿举例说,假如你踏入书店,你的手机可能就会收到好几则讯息,告诉你最近的畅销书、你可能感兴趣的书籍,或者客人走入一家香水店,店家会根据它所感应到该客人的体质数据来释放香味。

 

因此,过往大家一提到地产,往往都是「除了Location(地点位置)还是Location」的观念,在这些趋势下,势必会慢慢瓦解。当地点不再是首要考量时,过往很多人主张「使用权(地上权)不如所有权」、「所有权打6折等于地上权价格」等观念,也会受到很大的挑战。

 

以不动产的权属而言,日后「使用权」的考量可望凌驾于「所有权」,因为最终决定地产价值的最关键因素不一定是位置,而是「空间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GMV原本是电子商务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在特定时段内,在某平台内的成交总额」,在网路、大数据等科技潮流下,许多人类的行为都不再受到地域位置所限制,而且一个人的个人喜好、其地理位置与时间提醒的机制也将无所不在,所以「使用一个空间期间,能产生多少价值」才是评估房地产的重要标准。

 

〈更多文章内容请详:台湾银行家 [第131期]
探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台湾银行家》杂志 (http://service.tabf.org.tw/T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