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烦难过找闺蜜倒垃圾,为什么变成火上加油?

发表时间:2021-06-02 点阅:6857
Responsive image


我们沮丧难过,感觉脆弱、受伤或难以承受时,会想发泄情绪,得到安慰、认同与理解。这提供了立即的安全感和连结感,满足我们想要归属感的基本需求。因此,当我们陷入负面的内在对话时,第一个反应通常是透过他人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
       
「战或逃」是人类面对威胁时的主要防御反应。处于压力下时,我们会逃避或准备迎战。这确实是一般人类的倾向,但许多人面对威胁时也会启动另一种压力反应系统:「照料和结盟」(tend and befriend)。他们会寻求他人给予支持和照顾。
       
这种反应在演化上具有价值,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可能抵挡猎食者;资源不足时,结盟能带来优势。研究也显示在压力下与他人结盟能提供安全感与连结,引发一连串减压的生物化学反应,包括自然产生的类鸦片物质,和有「拥抱荷尔蒙」之称的催产素,同时也满足了人类的归属感需求。当然,我们与他人结盟的主要方式就是说话。情感需求获得满足的当下感觉很好,但这只是等式的一边。因为我们还必须满足认知需求
       
脑中出现小对话时,代表我们正在面对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有时候会需要外部协助才能厘清问题,看到大局,决定最有建设性的行动方案。这些都不是单靠支持者的关怀和聆听能解决的。我们往往需要旁人帮助我们抽离,将正在经历的事件常态化,进而改变思考方式。如此我们才能冷静地脱离反刍思考的死巷,将内在对话重新转向。
       
然而,这正是为什么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情绪经常会得到反效果。我们会倾向满足情感需求而非认知需求,也就是过度专注于获得同理,而非寻找实际解决方案。
       
另外,我们寻求帮助的对象也会给予相对回应,将我们的情感需求放在认知需求之前。对方看到我们很痛苦,会先努力提供关爱和认同。这是很自然的关怀表现,有时甚至有很好的短期效果。但即使我们传达出想得到更多认知协助的讯息,研究显示交谈对象往往会错过那些线索。实验证明,即使明确要求支持者提供具体建议,支持者仍相信处理情感需求比较重要。我们满足别人情感需求的努力,最后往往适得其反,让朋友更难受。
       
为了提供情感支持,支持者通常会想问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事——谁、什么事、什么时候、在哪里、为什么。他们会要我们描述当时的感受,细诉发生的一切。我们叙述事件时对方可能会点头并表示同理,但这通常会让我们重新经历不好的经验,这个现象称为共同刍思(co-rumination)。
       
共同刍思就是让支持转变为怂恿煽动的关键点。关心我们的人鼓励我们多谈自己的负面经验,导致我们更沮丧难过,又让他们问更多问题。恶性循环随之启动,很容易把人吸进去,特别是因为这个循环是出自于善意。
       
共同刍思相当于在熊熊燃烧的内在对话上添柴火,让我们持续陷在负面思考中。平日健全、支持的关系之所以会变成有害的共同刍思,是因为内在对话就像是骨牌游戏。当我们聚焦在经验的某个负面部分,就很容易引发其他相关的负面想法。这些骨牌就这样一个撞倒一个,而且骨牌无限供应。这表示当亲朋好友请我们细述自己的困扰,我们也会联想到相关的负面想法和经验,再次活化糟糕的感受。
       
那我们该如何解决共同刍思让人感觉更差的问题?心理学界在谈情绪与认知之间的拉锯关系时,经常使用一种比喻,那就是《星舰迷航记》(Star Trek)中寇克舰长(Captain Kirk)与大副史巴克(Spock)的角色。寇克是感性脑,情感强烈而鼓动人心,就像是火。相对的,一对尖耳、半人半瓦肯人的史巴克则是理性脑,是思考型的问题解决者,不授情绪干扰,就像是冰。避免刍思的关键,就是将星舰「企业号」的两名船员结合起来。支持他人时,我们需要同时提供寇克的关怀和史巴克的智慧。



►本文摘录自《强大内心的自我对话习惯:紧张下维持专注, 混乱中清楚思考, 身陷困难不被负面情绪拖垮, 任何时刻都发挥高水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