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缱绻珊瑚与海,触见柔韧与无限可能 | 珊瑚妈妈 陈映伶

发表时间:2023-07-31 点阅:730
Responsive image


台湾四面环海,除了潜水爱好者,鲜少人知道这里受益于洋流与地理位置,珊瑚资源多样丰富,周遭的珊瑚种类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珊瑚在海洋生态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珊瑚礁孕育出鱼虾蟹贝可躲藏的空间,海洋又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生物一生或于生命的特定时期都悠游于此,因此珊瑚又有海底热带雨林的美称,肩背建立生物多样性与完整循环的孕育使命。
 
然而,珊瑚本身是敏感脆弱的动物,对海温变化敏感,海温一旦超过30度,珊瑚身上的共生藻就会离开不再供给营养,形成「珊瑚白化」,接下来牵一发动全身,海洋生态形同走在即将失衡的钢索上。珊瑚白化日重的状况下,居于陆地,仰赖海洋的人类对生态影响无疑重大,有一群人着手利用九孔池复育出一片珊瑚的海洋花园,她是被称呼为「海天使」,别名「珊瑚妈妈」的台湾山海天使环境保育协会秘书长陈映伶。
 


跃入海中,触见崭新可能
从平凡的家庭主妇到复育珊瑚的推手,一切都从学习潜水开始。映伶笑称自己是个空巢期的妈妈,无心插柳跑去学习潜水,新手如她常得在九孔池里练习,身体一沉,水下画面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九孔池中的水与海相连,水泥墙降低海浪的直接冲击,失去人工养殖的功能后,意外成为海洋生物的中途之家。只能靠气瓶下潜的短暂时间里,她看见小丑鱼游泳、珊瑚礁中的小螃蟹在招手,一片悠游自在的风景,「我好希望我是鱼」陈映伶微笑说道。
 
原来海平面之下,海拔负数的世界里,生命有另一种样貌。而后从潜水教练们的分享中得知,三十年前台湾外海比小小的九孔池内还漂亮,她开始傻傻地想,这里有这么好的环境,那么把珊瑚插枝「种」在这里,成为一片花园后,珊瑚再移植到自然的海洋当中吧!
 

伸出触手,拥抱所有可能
这份听来天真的想法,就这么推搡著陈映伶跑去租下第一口九孔池,就这么展开珊瑚复育之旅的首航。一开始与潜水教练们合作,一块一块石头地搬,在池里搭建基座。接下来由海洋科系的专业人员加入,接手「种珊瑚」的工作,他们选择最容易分株的枝状珊瑚,一枝珊瑚上有许多珊瑚欉,固定后就能自我生长,平均一年成长10到15公分,上下左右就能发展成一簇簇丰美的珊瑚。
 
八年下来,复育规模从一口九孔池成长到三池,如今陈映伶牵着团队尝试在各域渔港中复育珊瑚,成效良好的成果也让这份计划吸引其他注重环保的企业加入,珊瑚复育开始成为ESG活动,影响力逐步扩及一般人的视野中。
 
映伶的计划让海洋保育打破传统的说教模式,珊瑚复育可以与各种活动结合,发展出多元可能性,甚至追星粉丝也能以偶像名义,在这里种下珊瑚。即使历程中曾遭遇夏季海温过高、台风将基座打翻、缺少足以长时间在水下工作的人力等各种挑战,映伶说每当潜入复育基地,看见水下花团锦簇的珊瑚群,就是她投身于此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生于海岛,注定离不开海洋
海洋教育必须向下扎根,协会也带领国高中社团一起下海体验,在讲师引导下,让群鱼靠近学员,到触碰真实的珊瑚群,小朋友反应珊瑚的气味像甘蔗,触感有软嫩有硬实,在海中接受不同于陆地的刺激与知识;也有学生深受启发,大学选择投入海洋保育的专业科系。
 
海洋的无穷与宽广体现在这位「珊瑚妈妈」身上,她40岁踏上珊瑚复育的道路,50岁念完硕士班,成为孩子永续学习的榜样,用自己的「转弯生涯」写下「只要不为自己设限,影响就能无边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