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找到属于你的「一刻钟机会」,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发表时间:2020-08-27 点阅:1861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chuttersnap on Unsplash

 

我们都有无限可能。每个人都能发挥超乎自己想像的力量。让别人也活在当下。

 

如果各位告诉我大学时代的任何一位教授,我现在也是个教书匠,他们第一个反应可能是:「你说谁?」第二个反应大概是:根本不相信这回事。我读大学、甚至念研究所时,从没想过自己会去教书。立志当老师的人通常都是热爱求学、上课都坐第一排、想尽办法挤进荣誉学生会那种类型,而我却是非彼族类。我从来不把学业当一回事,也从来不把自己当学生看,那不是我认同的形象。

 

我是篮球选手,虽然主修数学,但在球场上的表现和活力都比在教室里好得多。对我来说,数学课简直无聊透顶,完全缺乏想像力。

 

大学毕业后,我工作了一阵子,结果恨之入骨。才干了五分钟的活,就发现:乖乖—真是有够无聊。我从来不爱上学,更讨厌上班。

 

后来,我发生了意外,在参加校内篮球联赛时摔断了膝盖。虽然身体遭到严重创伤,必须分三次接受手术,但心理上的打击更糟,因为我再也不能当个笑傲球场的运动员了,于是我不断思考:现在我到底该做什么好呢?

 

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我不想继续打篮球,而打算去当教练,纵使膝盖摔坏了也当得成,然而内心的失落却超过摔断膝盖的损失,原来过去我一直把自己的前途押在一把毁于旦夕的赌注上,似乎什么东西也没留下。

 

一刻钟机会改变了我的人生

 

这段期间我动了几次手术,发现自己的确面临危机。我得换个角度正视个人前途,也开始回想过去的种种,还有我是如何与篮球结缘的。坦白说,以前我对自己的表现很得意,因为我的体力和球技一向很棒,但我始终不懂得珍惜、欣赏那段时光。

 

由于从来不了解自己在球场上的能力有极限,所以也不曾尝试早就顿悟某种生活经历可能稍纵即逝的人会去做的事情,譬如我总是不跟其他队友联络,下了球场就懒得理会他们。

 

如今我却巴不得当年曾经有人好心地把我拉到一旁,用我能理解的话告诉我:在球场上的时刻很宝贵,虽然你参加了八十场球赛,每一场比赛、每一分钟、每一记球都会永远烙印在你的脑海里,但你也可能永远无法重回球场,所以不要把上场比赛视为理所当然。

 

正因为没有人对我说过这些话,我才会不知所措,而愿意接受任何指点,为了克服巨大的冲击,什么意见都听得进去。不久之后,便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我有了新的指导教授,他名叫派特,跟我在学术圈里遇到的任何老师都不一样,为人宽大、好奇而热情,对自己的研究如此,对学生的课业也不例外。虽然我还是不爱读书,但心里却这么想:这个人是我的偶像,我要向他看齐!

 

第二件大事是我有了个教书机会,系上要我替研究生复习一门内容艰涩、涉及许多技术问题的营运管理课程,许多学生都被这门课搞得迷迷糊糊。还记得上课以前我心里一直想:没有人会出席的,就算有人来了,也不会久留吧。对学业没有多大兴趣的我,在教室里能教给那些不明白上课内容的研究生什么呢?当时脑袋一片空白,没想到当我站上讲台以后,却改变了一切。

 

忽然之间,我得到一种不可思议的成就感,找到了我所谓的「一刻钟机会」(Fifteen Minute Opportunity)。换句话说,我在十五分钟之内能为那一百个学生做到的事情,比我花了几天功夫去做其他事情所能收到的效果还来得大。从那时候起,我就以教书为职志,一直教到现在。

 

做好准备,更上层楼

 

从很多方面来看,教室里的情况和你们将来成为主管以后可能遭遇的状况并无二致。不论是参加一支球队、领导一项计划、扶养一个家庭、创办一家公司,你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周遭人士都会对你们的工作品质、行为举止,还有你们本人寄以厚望。当然,我竭诚奉劝各位努力实现这些期望,打个比方说,就是做好了准备才走进教室,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好。

 

我也鼓励各位认清这些期望的本质,那代表一种荣耀。能被赋予崇高的标准、得到领导他人的机会,是一种肯定,如何运用这个机会发挥正向影响力,是卓越领导者一辈子的课题。

 

不过,我建议你们还要更上层楼。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刻钟机会」,也就是能让自己发挥巨大影响力的那一刻,不管是教书、写作、组织公司、管理企业、训练球员或聆听意见都要这么做。领导人应先完成别人对自己的高度要求,再将这种要求回赠给别人,鼓励他们奋发向上,达到目标,获得成就,让他们向自己证明个人的能力。这样你们才能帮助别人了解凡事都有消失的一天,认清每一次投球、每一节课程、每一项计划、每一个机会都弥足珍贵,让别人也活在当下。

 

本文摘录自《记得你是谁:哈佛的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