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哪一种运动才能真正对抗肌少症?
发表时间:2021-02-13

Photo by Sriyoga....

想做斜杠青年,先拿回人生选择权
发表时间:2018-06-22

自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希....

中国势必检视对台开战成本 增强金融韧性成为备战之要

发表时间:2022-04-07 点阅:1165
Responsive image

Photo by MOHD AZRIN on Unsplash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战争,提醒了同样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的台湾,必须强化国防实力与战备能力,才能对抗来自大国的军事威胁。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引发战争,之后演变成欧美民主国家阵线主导对俄国的金融制裁,说明了现代战争已经不侷限于陆海空上的武力攻防,更包含了以经济、货币为攻击目标的「金融战」。

面对这种非传统形式的战争,台湾金融体系是否已经规划战略蓝图,做足万全准备?

金融制裁、卢布贬值  俄国付出庞大代价
 
在战争爆发不久后,为了避免货币市场信心崩盘导致资金大举出逃,乌克兰央行宣布限制电子现金转帐,而同样有资金出走风险的俄罗斯也由其央行宣布「外币提款上限1万美元」、「禁止卢布兑换成外币」、「紧急升息至20%」等一系列暂行措施,以防止货币秩序失控。

但即便如此,仍无法抵挡来自国际社会的制裁压力,例如:欧洲央行(ECB)下令关闭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的欧洲子行、美国及欧盟多国冻结俄国境外资产,甚至连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宣布停止与俄国央行进行交易。

国际联合发起制裁的结果,使得卢布兑美元汇率由开战前(以2月21日为基准)的78卢布重贬至120.3卢布(3月10日价格),跌幅53%;相较之下,同期间乌克兰荷林夫纳(Ukrainian Hryvnia)仅跌约5%。

俄罗斯显然在与欧美国家的金融战上付出了庞大的代价。

事实上,以经济制裁为手段,逼迫他国政府在政治上进行妥协并不少见,例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曾多次对北韩实施经济制裁,以及美国至今仍未解除对伊朗制裁令。

制裁的方式除了禁止特定货品进出口外,也包含国外资产的没收与冻结。

如今国际制裁对俄罗斯能发挥如此显著效果,其中的主因在于俄罗斯有高额的外汇存底,是以外币或外债形式存放于海外银行,意味着其国家资产暴露于随时可能被冻结的高风险中。

即使俄罗斯近年来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逐渐将外汇存底以黄金形式移回国内,目前仍有78%的外汇存底置于海外银行。

其中存放在法国(12.2%)、德国(9.5%)、英国(4.5%)、美国(6.6%)、日本(10%)等与俄国间存在政治紧张风险国家的资产更合计达42.8%〔图1〕。

此外,以人民币形式存于中国者也占了13.8%。根据彭博社报导,本次国际制裁导致俄罗斯有约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皆处于被冻结状态。

俄国的例子更加凸显在金融战中,国家确保资产安全的重要性。

 

 
检视开战成本  中国恐倾向金融战
 
台湾虽然不若欧盟国家般属于乌俄战争下的重要利害关系国,但却可以从此事件中学习。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曾分析,面对金融制裁新时代的到来,中国势必会检视对台开战成本,选择成本最低、效果却最快的手段扰乱台湾政经稳定性。

因此,在传统军事战争成本高昂,又有面临国际制裁风险的前提下,中国更倾向以发动「金融战」取代实体战争。

在实体战争中,衡量战力的指标包含军舰、坦克、战斗机数量、可动员军力,以及国防预算多寡等项目,但在金融战中,较难用具体指标衡量一国的「金融战力」,仅能从货币价值、国内生产毛额(GDP)、外汇存底数量等综合判断经济实力。

据此,台湾目前GDP约6,700亿美元,外汇存底则是5,500亿美元,相较于中国GDP有14.7兆美元及3.25兆美元外汇存底,总数上来说看似小巫见大巫,但若以相对规模进行比较,俄罗斯拥有相当于乌克兰10倍的GDP、21倍的外汇存底,而中国拥有相当于台湾22倍的GDP,却仅有台湾6倍的外汇存底。

不仅如此,台湾的外汇存底数额竟与俄国(6,300亿美元)相差不远〔图2〕。

换言之,台湾身为小国却拥有大量外汇存底,是在经济力上的重要优势,更要确保其安全性。

 


台湾的外汇存底结构长期以来不透明,央行也未直接对外公布外汇存底的币别组成;最近一次是由央行总裁杨金龙于2018年接受立法院质询时透露有高达80%是以美元(外币及证券)持有。

另根据央行2022年营业预算报告显示,外汇存底更有5,063亿美元(占全体92%)是以证券形式持有。

外汇存底结构与特定币别是否过度集中?乃至于存放所在地是否安全?

都需要由央行进行严谨的评估,才能避免发生金融战时国家重要资产受到威胁。

或许央行对外汇存底结构选择保密有其考量,但随时保持风险意识,定期对资产安全性进行评估,是央行不可逃避的责任。

 
民主阵线联手制裁  金融战下的外交策略
 
这次民主阵线国家能成功制裁俄罗斯,其中的重要推手便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了。

各国透过SWIFT联合将俄罗斯金融机构及企业停权,导致俄罗斯有半数以上的银行无法透过该协会进行安全又低成本的跨境转帐资讯传输,形同与国际资本市场绝缘,进而影响市场信心,最后造成大量资金外流及货币贬值。

由此可看出SWIFT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若发生金融战时,被用于封锁特定国家的资金进出,对该国金融秩序将产生毁灭性的冲击。

SWIFT的重要决策是由董事会做出,而其仅有25席董事,由协会成员机构按SWIFT报文的使用情形分配表决权选出,中国与香港就占有其中2席。

台湾虽然因总交易规模较小而无法取得席次,但却有机会参加由各国央行组成的「监督论坛」(SWIFT Oversight Forum),定期与董事会互动。

倘若GDP低于台湾的新加坡、香港、阿根廷都有参与论坛的资格,GDP世界排名第21的台湾更应该争取参加国际交流的机会,或至少建立与其他董事国的联络管道;唯有在国际上多交朋友,才能避免当受到敌意国家攻击时,无人伸出援手的窘境发生。因此,以央行为主体订定与国际机构的定期交流计画,是增强自身金融战实力的外交策略。

 
模拟战时情境  CBDC的未来愿景与挑战
 
俄罗斯在面对经济制裁后货币大幅贬值,民众生怕购买力丧失,导致银行被挤兑、抢买物资潮四起。

战争发生后市场信心崩盘、货币贬值、银行挤兑、民众囤积物资的市场失序现象是战时极易发生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央行正在规划的数位货币(CBDC)是否在金融战时依然能稳定运作,应尽早进行评估。

CBDC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位新台币」,具法币地位,背后更有央行储备支持,此外,它还能做到「双离线支付」的功能,亦即交易时不需透过网路传输。

这些优势让央行可以在金融战发生时,透过CBDC扮演最终贷款者角色,直接提供民间资金以避免银行挤兑问题发生,也能在民间支付系统遭遇电子攻击时保持正常运作,让整体支付系统更具强韧性。

虽然目前央行对CBDC的开发处于试验阶段,预计将于今年9月完成建置雏形平台,并模拟零售支付场景的应用,但CBDC是否能在金融战下发挥稳定货币市场的作用?

值得央行研究评估,故应可在试验过程中,纳入金融战威胁下的情境模拟,以探索CBDC作为备援系统的可能性。

台湾无时无刻承担著潜在战争风险,而未来的战争更可能以金融战的形式发动,因此强化金融韧性与增强国防战备能力同等重要;央行身负稳定物价与货币市场秩序的重责大任,绝不能置身事外,必须未雨绸缪地拟定金融战策略蓝图,让台湾有足够能力应付金融战争。



 ►►本文作者钟佳滨为立法委员、杨立俞为国会办公室助理
 
〈更多文章内容请详:台湾银行家 [第148期]
探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台湾银行家》杂志 (http://service.tabf.org.tw/TTB)